张氏家族(4)
(2022-12-07 13:05:48)
标签:
传记小知识 |
张氏家族(4)
爷爷的不幸去世,使整个家庭一下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当年他的两个儿子——伯父和我的父亲,都在沈阳的马圈子给人家赶马车拉脚,根本不知家中突然出现那么大的事。爷爷死的时候正是夏秋之交的季节,天气十分炎热,人死了,尸体不能存放太久,否则就会腐烂。就在家里人乱成一窝粥的情况下,是张姓家族的亲朋好友,帮忙张罗给爷爷入的殓,是姑奶奶出的钱给买的棺材和发丧所需的费用。由于天热,尸体必须抓紧时间下葬,在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一边派人去沈阳给儿子报丧,一边准备下葬。那个年代既没有通信工具,又没有公共汽车,想去沈阳,人得走到大潘(潘建台),然后坐辽中开往沈阳的长途汽车,才能赶到沈阳,而公共汽车每天只有一趟,如果赶不上就只有靠两条腿走到沈阳。家中本来就没有钱,谁能舍得花钱坐长途汽车呀,一般的人家想去沈阳就是靠一双脚,一步一步量。话说村中一姓孟的中年人受派到沈阳去给伯父和父亲送丧信,大清早从村子出发,天黑透了才赶到沈阳,找到了伯父和父亲,见到人后,当时没敢说爷爷去世的丧信,只说家里出了大事,让他们俩务必赶回去。伯父和父亲加之姓孟的送信人,三个人贪黑连夜往家赶,那个时候,有钱的人都没车可坐,更何况没钱的人了,三个人顺着公路从沈阳的马圈子出发,经过十四路、杨士屯、张士屯往家走,将近一百里路啊,假设每小时走十五里,不休息也得七八个小时啊。
三个人走到大潘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多钟了。沈阳到大潘那段路是砂石路,比较好走,加之刚从沈阳出来有股冲进,然而三人走过大潘之后,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农村的土路比不了郊区的公路,天一下雨,泥泞的土路能把鞋给粘下来,尽管如此,三个人仍然冒雨在泥泞的土路上艰难地跋涉着。
快天亮的时候,雨不但没停,而且瞬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三个人走过杨士岗子,接近靛庄子时,大雨像瓢泼一样,再也无法继续赶路了,只好躲在一户人家的门洞里暂时避一避雨。这时姓孟的送信人,告诉伯父和父亲实话说,爷爷去世了……
听到丧信之后,父亲立刻瘫坐在地上,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然而伯父毕竟比父亲大几岁,而且身材长得也高大,他听到丧信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冲进瓢泼大雨之中,不顾一切、拼命地向家中飞奔而去……
(20221205)
常识:“革命”一词的来历
在我国历史上,尽管朝代不断更迭,社会多次变革,而“革命”一词并不流行。就是从太平天国至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这样风起云涌的年代,革命志士也只是把自己的正义之举称之为“光复”、“复兴”、“举义”、“起义”等等。
1895年11月,孙中山等人筹划的广州起义失败以后,孙中山东渡日本,在日本神户上岸后,买了一份日本报纸,报上赫然登着一则新闻:“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孙中山思索片刻,突然击掌“好!好!革命二字十分好,从今以后我们就说革命,不说造反。”从此,“革命”一词的使用便流行开来了。
(2022120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