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去过的地方(37)——泉州

(2022-09-15 08:28:11)
标签:

往昔

军事

我去过的地方(37)——泉州

泉州是福建省的第三大城市,泉州又是个著名旅游城市,有十大著名的景点。1994年我有幸去了一趟泉州,虽然在此只待了两天,但留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第一点是接待我们的那个女同志,她是同行接待科的科长,不仅人长得漂亮,口才也特别好,从我们一住进招待所,她就从始至终的陪同着(当然这里主要是有她的上级的一名处长),衣食住行,问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甚为感动。第二点,我们在游玩时,每走到一处,她像导游一样,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境况介绍的非常清楚,一般的导游都赶不上她介绍的那么详细和明白。

当我们来到清源山的时候,她把清源山的来历和历史典故,介绍的尤为详细,从地理环境、资源情况,尤其是在介绍老君山门时,把“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字讲得淋漓尽致,把老子的姓、名、字、谥等说得明明白白……因为我们时间仓促,没能去更多的景点,他就把虎乳泉、千手岩、弥陀岩等景点的概况都做了认真的介绍,使我们身临其境一般。

泉州一行,真是不枉,既游览了名胜,又结识了美女。在后来的日子里,接待过我们的那位科长还真的来到了沈阳,我们以礼相待,以诚相报……

20220913

军事:《诸葛忠武候文集》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影响广泛的人物。《诸葛忠武侯文集》是清代人张澍编纂的诸葛亮文集,其中收录了不少军事论著。诸如《军令》、《兵要》、《兵法》、《兵法秘诀》以及诸葛亮关于军事问题的言论和书牍。这些论著,反映了诸葛亮自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一漫长战争过程中的军事思想。

同当时地主阶级的军事人物相比,诸葛亮无论从战略或者战术思想来说,都算一个佼佼者。公元207年,二十六岁的诸葛亮就向“三顾茅庐”的刘备提出了占据荆、益,联吴抗曹,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这就是脍炙人口的《草庐对》,他在用兵南中(相当于今云南、贵州及四川南部)时,在《南征教》中提出了“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著名主张,并获得了成功。“七擒七获”孟获,使其心悦诚服,表示不再反叛,就是生动的一例。

诸葛亮治军时比较严明的,他在《兵要》中强调:“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即是说: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士兵,即使是庸将指挥,也不至于失败;反之,则是不能取胜的。在鼓吹英雄造时势的时代,能够提出这样的命题既是大胆的,也是可贵的。

诸葛亮极力推崇作战指挥要灵活多变,以突击虚。他在《兵法》中说:“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他用孙膑赛马(实际是竞赛驾驭马车)的故事说明:只有输掉“下驷”,才能获得“上驷”、“中驷”的盈利。战争也是一样,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他在《军令》中对于行军布阵有一系列具体而又详明的要求。诸葛亮对于阵法的研究,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推演兵法,作入陈图。”八阵图是诸葛亮创制的一种布骑配合的战斗队形。《八阵图法》中说:“八阵即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

诸葛亮“长于巧思”,十分注重武器装备的改革。据历史记载:一次能射十筒的连弩和木牛流马运粮车,都出于他的授意而发明。

202209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熬住,就赢了
后一篇:2022年09月1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