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与孙子
(2022-06-29 11:37:43)
标签:
杂谈小知识 |
妈与孙子
我家楼下有一邻居,她家是后迁入的,不到七十的年纪,独自居住。搬来后,有时偶尔相遇,一来二去便面熟了。邻居见面,哪有不打招呼的道理,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听到、看到、了解到一些情况,我这个人不是爱管闲事的人,也不是无事生非招摇撞骗的人,只是看到一些不顺眼的事,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一年前,看到一老年男子,每天早饭后,用轮椅推着一老太太从她家走出,心想这老人很可能是她的母亲,后经侧面打听得知,确实是她的老妈,已经八十多岁了,平时一直住在她的哥哥家,时间一长,她的嫂子有了意见,没办法临时搬到了她家。因为她住的房子比较宽敞,又是一个人独居,老太太来之后,她在客厅里给老妈搭了一个简单的床,她哥每天白天负责护理,晚上由她照顾,大约过了不到半年,眼看过年了,老太太又回到了儿子的家里……老太太在她家住的那期间,没少听她叨咕“什么生活不能自理,所有一切都得靠别人”等等的话,话里话外,也是有些厌烦……后来老太太在儿子家去世了。
按说妈妈住在女儿家,且女儿又是独居,这是最好的安排,然而我那邻居总是隔持不住,逢人便说嫂子的不是,哥哥的无能,老妈的不好……她老妈去世后,总能看见她的孙子出入她家,经常吃住在她家,她不仅要送孙子上学,还要负责课外补习的看护,星期礼拜更不用说了……
由此让人联想到:自己的亲妈都不愿意照顾,却格外关心隔辈的孙子,真不知这是哪门子的孝顺。
(20220627)
常识:人和事物的缺点错误为啥俗称“毛病”
对于刻意挑剔毛病,必欲导人过错之举,人们习惯用“吹毛求疵”来比喻。
既然“吹毛求疵”的意义是寻找毛病,这个病就出在“毛”字上。毛是动物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是生命总体的一部分。据说古代有人以观察毛色和毛的形状来辨别马的健康与否,马有病则毛必有反应。所以称“毛病”。
春秋时代,晋国有个名叫王良的人,十分善于御马,他经过对马的多年考察,总结了养马的经验,相传还写了一首《百一歌》,“毛病深知害,妨人在不占。大都如此类,无祸也宣嫌”。
宋代有个叫徐咸的人,擅长相马,可以根据毛的形状,诊断马的毛病。他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王,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
后来,“毛病”的意思被引申为人和事物的缺点、错误。
(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