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还想当兵的人
还想当兵的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57
  • 关注人气:2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翻钢的前半生(长篇纪实52)

(2022-06-21 10:16:33)
标签:

纪实

情感

郑翻钢的前半生(长篇纪实52

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到实践中去锻炼,经教育组研究,决定按学生们的所在地,将财会班划分成四个组,分别到丁家堡四队、刘南一队、木耳岗子十队、靛庄子三队进行实践操作。随着实习期的延长,郑翻钢他们的实践活动在一天天减少,也就是距离毕业越来越近。学生还没有毕业,可毕业后如何如何的小道消息却时常传出。有的说毕业后统一到昭乌达盟扎根,建设边疆;有的说一律还乡务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的说一部分同学经考试可以上专业大学。随着那些小道消息的传播,学生们的思想散了,学习热情减了,都在考虑着毕业后的事情……郑翻钢深深地意识到拥有知识是一种幸福,知识对人的魅力将永远不会消亡,为了让知识活着,自己不应该毕业,也不要离开学校的大门,他回想着自己几年的学习生涯,那美好的青春年华,纯洁的心灵,而无以发热的力量,好似一头饥饿的牛犊,看着满山青草,却不知哪是能吃的,哪是有毒的,这一切能怨谁呢?

临近毕业的前三个月,为了迎接文艺汇演,学校准备把文艺队的全体队员调回到学校去,停课突击排练。此次排练不比以前,因为有部分老队员马上就要毕业,即将走上社会了,其他队员,不能说无法排练,但和那些老队员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一天中午,主管文艺节目排练的张芳老师,把郑翻钢叫到办公室,直言不讳地谈了关于排练的几个问题,并对他说:“小郑,你对这次排练是怎样认识的,有什么想法,你认为把你们快毕业的同学抽掉回来,有必要吗?”

听着张芳老师连续几句带问号的话,郑翻钢和蔼地说:“这次排练当然是有一定的政治意义的,若不然学校领导不会如此重视,上级教育机关也不会花费那么大的精力来搞排练,更不会把正在学习的学生抽调回来停课排练。从另一个角度讲,文艺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主要武器,是革命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意见是应该排练,但不一定非要停课,按理说,作为我们马上毕业的学生,应该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母校的荣誉使出最后一把劲。可老师也应该理解我们即将毕业学生的心情,不是我们不愿意参加排练,而是客观条件在影响着我们的排练,至于有无必要把我们抽调回来,这一点,我作为一名团的干部,只是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老师怎样的决定,我们就怎样执行。”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团委副书记来讲,你认为有无必要把你们抽调回来?”

张老师的问话,虽然声调平和,可左右逼人。“没有必要抽调我们回来。”郑翻钢的话真的起了作用,他们七名应届毕业的文艺队员,一个也没抽调回来,只是在放学后参加排练,早去晚归不住宿。

20220619

男人成熟的最高等级

成熟就是你越来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如果你越来越冷漠,你以为你成长了,但其实没有;成长应该是变得温柔,对全世界都温柔。成熟是对很多事物都能放下,都能慈悲,愿以善眼看世界。一个人的成熟与否,不是出口成章,说出许多深刻的道理,或者是思想境界达到很高,而是接人待物让人舒服,并且不卑不亢。不是你能用很多大道理去开导别人,而是你能说服自己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

一个人的成熟,并不是表现在获得了多少成就上,而是面对那些厌恶的人和事,不迎合也不抵触,只淡然一笑对之。当内心可容纳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时,这就叫气场。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龄有多大,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懂调侃,不仅能调侃世界,也能调侃自己。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

202206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