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过的房子(9)
(2022-05-19 10:22:55)
标签:
往昔常识 |
我住过的房子(9)
六十年来,我住过农村的土房、砖房,住过部队的营房,住过草原的民房。最部队服役期间住过地窨子,住过帐篷,住过简易房。改革开放之后,住过城市的楼房,大海边的海景房,旅游胜地的别墅、洋房。在这众多的各种各样的房子里,真正属于我的、难忘的、有历史意义的有十五处。
孩子出生地的房子
1981年结婚后,临时小家安在了沈阳市大东区八王寺街白衣寺东里10号,这里是一座小院,正房五间,分别住着四户人家,尚、王、陈、宋,挨着正房是三间东厢房,住着赵、张两家。我的临时小家是岳父家在厨房北面隔出来的不到八平米的一间小屋,其实这间小屋不是特意给我们隔的,早些年,两位大舅哥结婚,都曾在这间小屋里住过,但他们结婚不久就都搬出去自己单独过日子了。
我结婚时,是在农村老家办的婚礼,但妻子在市内上班,所以婚后第三天,我们就从农村回到了沈阳,之后一直住在岳父家的那间小屋里。由于屋太小,什么东西都放不下,一铺小火坑,只能睡两个人,地上摆着一个立柜,一张简易的三屉桌,剩下只有不到半米宽的过道,屋里同时站两个人都需要侧身才能来回走动。不仅屋小,冬天一点不保暖,夏天一点不通风,屋里没有取暖设备,完全靠烧屋外的地炉子取暖。烧炉子时,火炕很热,烙得人不敢在炕上睡觉,炉火熄灭后,屋里立刻就冷下来。1982年,我儿子出生从医院回来后,一直住在那间小屋里,当时正赶上是冬季,由于炕热,只好在炕上铺一张木板,孩子睡在木板上。白天还好说,到了晚上,屋里很冷,孩子饿的时候,得现冲奶粉,热了怕烫,凉了怕冰,喝鲜奶还必须点火现热,很不容易。
1983年的时候,我在部队时,工资算是比较高的,比地方同龄人高出很多。当时二舅哥单位给他分配了一间平房,所以他就把自己盖的那间违建房转让给了我。至此,我在岳父家的那间小屋前前后后住了不到三年时间(其实按天算,休假、探亲一共也不到百天),之后,我搬进了真正属于自己花钱购买的违建房。
(20220517)
常识:葡萄糖并不是营养滋补品
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供应人体各种活动的需要。食品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人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贮存起来。对于不缺乏葡萄糖的病人或健康人,用葡萄糖并无意义。把葡萄糖当营养品药,以为补药种类越多越好,剂量越大越好,都是无科学根据的。
葡萄糖使用适用以下几种情况:
一、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可给予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葡萄糖,补充能量。
二、用于解毒。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其解毒功能取决于肝内糖元素的含量,肝的部分解毒的功能又是通过葡萄糖的氧化酸的化学反应来完成的。因此,治疗各种化学药品中毒、细菌毒素中毒都可应用葡萄糖。
三、起调节渗透压的作用。10-15%的葡萄糖为高渗透性,能维持或增高血液的渗透压,使水分从组织进入血管,增加血容量。促进利尿作用,常用于组织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