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DISC理论指导团队建设 之 领导风格篇

(2009-01-14 10:44:51)
标签:

disc

教育

分类: DISC行为理论

团队管理者对于团队的影响具有直接和间接两重影响。直接的影响在于团队管理者可以通过诸如发布管理准则或政策的方式来管理团队,这种作用是每一个团队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都不会否认,领导者通常对于它所领导的团队都具有某种间接的影响,这种间接的影响通常来自于领导者的言谈举止,我们用DISC的语言来描述这种间接的影响就是,领导者的个人行为风格。

 

举个例子来说,通常我们都期待团队的领导者具有D(支配)的特质,在DISC图形中就反映为D的因子高于中线的表现形式。如果D的因子在DISC图示中所处的位置越高,我们通常就认为该领导者具有独断、直接、以任务为导向的管理风格。这种风格也将使得整个团队的风格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显得非常“具有方向性-Direction”,虽然我们也承认整个团队的风格不仅仅基于某个单独的因子,而是四个主导因子综合的结果。

 

我们通常会认为具有“D”因子是团队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特质,但是,其他主导因子也能够通过某些方式达成领导者的要求,只不过不会像D因子那么突出、直接、独断。比如,如果领导者具有非常高的C服从因子,我们通常可以在传统的制造性行业、研发单位发现具有明显C服从因子的领导者,这种领导者通常关注效率与质量,以及仅仅有条的工作环境。C服从因子的领导者通常不会采取直接、独断、强硬的管理方式,他们倾向于通过既定的团队规则、程序、流程来进行结构化的管理,并以此维护其在团队中的地位。因此,整个团队的风格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也会显得“具有次序与效率-Productivity”,因为,团队的风格适应了其管理者的风格。利用DISC软件分析系统,我们可以尝试将个人置于现有的团队中,并从DISC行为模式的角度来预测该领导者将展现出何种领导风格。

 

当然,管理者的领导风格是基于其个人的DISC行为模式而来得,理论上有多少不同的个人行为模式,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管理风格。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没有哪一种行为风格是最好的管理风格,因为在DISC行为模式的理论中,我们强调的是所谓“白金理论”,即,按照团队成员的典型风格,以某种相应的领导风格去适应。因此,基于每个人都具有行为调整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更加期待一个领导者可以成为一名“ Situational Leader”。

 

http://home.yiiway.com/attachment/200901/14/52_1231901038Wzch.gif之 领导风格篇" TITLE="以DISC理论指导团队建设 之 领导风格篇" /> 

 

虽然管理的风格千变万化,但是,通常我们还是从DISC四个因子所代表的四种典型管理风格出发,去研究管理能力。

 

--------------------------------------------------------------------------------

 

指挥者(Director,倾向于表现出Dominance支配的个人风格。具有这种管理风格的领导者,通常要求高、缺乏耐心、他们不会容忍挑战,反而会立即回应并强调自己的立场,制止任何可能出现的威胁。

 

说服者(Persuader,倾向于建立一种友好开放的团队气氛,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这种领导风格经常会掩盖了某些事实,但是,我们必须说明,这种领导风格也是非常独断、主动的一种风格。当他们意识到某些团队成员有意识地利用了他们的这种非正式的管理风格时,他们往往也会表现出出人意料的态度。

 

支持者(Supporter,倾向于为整个团队提供服务或支持,而不仅仅是指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领导地位时,他们通常会积极建立起与团队成员的互助关系,如果情形需要,他们会挺身而出提供他力所能及的支持,同样,他们也期待团队成员的支持。

 

思考者(Thnker,倾向于利用计划与结构进行领导。我们已经详细阐述过对于高C倾向领导的管理特质,他们通常会通过建立规则、次序与结构来管理团队,虽然他们的个人魅力可能少少,但是他们的管理力度却不见得小。因为他们要求精确,要求确定的信息与形势。

 

--------------------------------------------------------------------------------

 

以上四种领导风格可以被看成是认识其他领导风格的基础,正如我们在个人DISC图示中利用四个主导因子进行综合研究。如果某个领导者体现出高D以及高I的行为模式倾向,这种行为风格就蕴涵了“指挥者”与“说服者”双重的涵义,而这两种风格的使用则基于个人对于外界情境的判断。

 

 

吴骥扬

MBA; PMP; Certified Behavioural & Career Consultant

Access-China Consulting Co., Ltd

www.access-china.com.cn

Explore Talents, Explore Excellence

MySpace : http://home.yiiway.com/space.php?uid=52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苇堂 职业规划专家实名社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