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业规划 之 认知自身、选择专业、定位职业
(2008-10-22 09:35:32)
标签: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分类: 职业生涯规划 |
对于高中生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是怎样考上大学,并选择一个称心满意的专业。其实这一切,无外乎是为了能够在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个有发展前途的职业。在一苇â网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理论中,我们把这个“有发展前途”的理想职业,定义为是能够同时满足自己的兴趣,符合自我的性格特征,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行为模式符合其工作情境,而且与自我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
在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针对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群一般采用不同的综合性方法进行规划。基于高中生的特点以及其现实的需求,在一苇â网,我们重点关注这一人群的自我认知、高等院校专业的选择,并帮助其开始建立对于职业的基本认识。
没有什么比认识自己更加重要了,对于高中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典型气质类型以及兴趣爱好所在。一个人天生的典型气质类型将决定个人的性格养成,根据卡尔容格的性格学说理论,具有社会性因素的个人性格往往将决定个体会被某个职业领域所吸引。在高中阶段,性格处于养成的后期,明确自己的气质类型有助于了解自己的典型性格特征,而基于性格特征进行职业生涯的探索,其目标性也相应增强。在一苇â网,我们帮助高中生基于性格行为分析理论进行自我认知,从而了解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领域。
调查结果表明,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65.5%的大学生表示将选择别的专业,盲目地填报志愿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一苇â网的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专业数据库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专业目录门类为12大类,88个二级中类,约500个三级子类,怎样从这么多专业中进行选择,的确是对学生及其父母的一大挑战。在一苇â网,我们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对一件事情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创新不断。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直接影响了他们将来上大学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因此,认识自己的兴趣,对于高中生综合规划来说,其现实的意义更大,也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性。
高考关系每一位高中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从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在一苇â网,我们认为性格与兴趣是每一位高中生进行学业规划的基础,其中性格确定个体的适合职业领域,兴趣确定个体的倾向发展中心,在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内开展自己所喜爱的工作,被我们称之为―“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