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微型小说两篇》教学案

(2008-04-26 16:48:50)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一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3《微型小说两篇》教学案

广州市第81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2008-3-9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欣赏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

2、学会鉴赏两篇微型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其隐含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尝试微型小说的创意写作

2、会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等待散场》表达的内在情感,体会《差别》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小说情节安排特点以及运用

2、尝试微型小说的创意写作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

这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

二、微型小说有关知识

定义: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特点: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1
、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 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2
、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

3、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

三、学习《等待散场》

1、作者介绍

刘心武(1942~)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  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英、日、法、德、俄、意、瑞典等文字发表出版。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任务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学习《等待散场》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小说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找出小说中的3个误会,2个巧合,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4)、在结尾部分,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

永恒的旋律 的含义有两个

3、  小结《等待散场》的主题思想

小伙子和女朋友之间永恒感人的爱情。

四、作业:阅读〈我看现代华文微型小说〉和〈微型小说常见之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差别》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       小说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2)       布鲁诺和阿诺德之间有哪些差别?(对比手法运用分析)

(待遇的差别、行动的差别、思想认识的差别、思维方式的差别、观察能力的差别。)

(3)       从这些差别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说主题的探究)

二、课堂写作(二选一)

1)运用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完成下面小说的结尾

某银行老板与一位文人打赌,如果文人能连续15年深居一室,整天看书,闭门不出,也不接待来客,老板就输给他一笔巨款。文人同意了。日复一日,冬去春来,文人天天在屋子里看书,哲学、文学、历史、科学、逻辑……无书不读。15年期限很快要满,银行老板为避免破财,顿起杀机。他在一个深夜潜入小屋……”

                                                                                  

                                                                                   

                                                                                  

                                                                                  

 

2)运用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完成下面小说的结尾

     扔掉可惜

我左手因事故彻底毁掉了。本来早已死心塌地就这么着终此一生了,可是有一次身边传来了这方面的喜讯。

据云:有个医治伤残的最新式医院,可以将身体失掉的某一部分修复如初。于是我便决定试一下。

医院是座洁白而干净的大厦。院长是个有点神经质、面部苍白而削瘦的男子。

“只要把左手进行移植手术,就能修复得完好如初!不过,这要花费好大一笔费用呢!”

“花多少钱都无所谓!拜托了……可是从哪儿弄到这一只手呢?是假肢,还是什么?”

“别担心!当然是用您自己的手了!‘克隆’这玩意儿您知道吗?”

所谓的“克隆”,是通过细胞增殖手段制造“复制人”的技术。在人的基因中因为含有制造人类的信息,所以如将其培养,理论上,是可以制造出同一个人来的……

“咦?这医院就是制造克隆人的?那就是说,从我这只手的切除部位可以重新长出一只新手出来罗!对吧?!”

“不对。那是不可能的。培养的细胞,需要特殊的条件,并不是把您整个身体都浸到那种培养液中去。”

“那,该怎么做呢?”

“使用克隆技术,重新制造左手,然后把它进行移植。反正是自己的肉体,所以移植大多是成功的。”

院长用手术刀采了我身上的细胞。他一边往一只箱子上贴标签,一边说:“好了!制成左手尚需3个月时间。到时候会通知你的,那时请求您再来。”

3个月后,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终于成功了。虽然是只多少有点显得白嫩的手,但手的活动自如同前。

“院长,太谢谢你了。不愧是高超的技术啊!”

可是院长却一脸的心事重重的样子。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也许今后会有什么副作用?”

 “不,不是因为这个。”

 “这不是蛮好吗?这不,左手已经完好如初了嘛!”

 “不过,这技术的费用过于巨大了呀!照这样下去,不是谁能负担得起的呀!”

 “唔,原来是为了这个呀!不过,过不了多久,费用会逐渐降低的,不是吗?”

 “是啊,要是能减少浪费的话嘛,多少还总算是……”

院长那苍白的脸上,眉宇之间皱起一个川字。院长的这番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便刨根问底地询问院长。于是院长终于泄露了秘密。

 “是这么回事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