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2012-02-21 12:38:59)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个人文章 |
铸造雅室
——中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
摘要:
中学生宿舍文化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伸,社会文化的浓缩。它应包含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宿舍文化建设需要学校的主动构建和经营,良好的宿舍文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宿舍文化建设
中学生宿舍文化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校园文化,是指中学生在以宿舍为载体,以学生群体为主体的共同学习、生活、交往等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伸,社会文化的浓缩。它包括宿舍的育人环境、室内布置和在宿舍文化活动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宿舍文化是校风、学风的具体表现,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隐形阵地。宿舍文化应包含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这三方面的内容。宿舍文化建设需要学校的主动构建和经营,良好的宿舍文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制定宿舍公约,形成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宿舍管理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要“约之以规”。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促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反之,缺乏必要的管理条例无法保证宿舍管理的质量。我校实行值周班制度,把学校常规工作划分为十二个检查项目,每个班级每周进行轮流值日,宿舍的晚睡纪律和卫生也纳入值日检查的项目。我班根据《学生宿舍管理制度》要求,落实“精细化管理”精神,突出细节管理,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行舍长竞选上岗,舍长组阁的方式,组建宿舍。然后制定宿舍公约和卫生内务要求,明确成员责任和目标,实行激励和奖惩制度。在选舍长和制定公约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收集大家的意见,形成共识。这样,广大同学真正成为了宿舍制度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能自觉进行角色的心理转换,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中,充分唤起了广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真正达到了管理的目的。这样,避免了同学对学校行政机构管理容易产生的逆反心理,保证了宿舍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抓好宿舍内务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不断改善宿舍周边环境建设。周边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整洁,文化氛围才能更加浓厚。宿舍文化建设首先以宿舍环境卫生为突破口,建立“宿舍卫生值日制度”和“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净化环境的目的在于美化。在保持宿舍洁净的基础上,我们又以美化宿舍为手段,创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寻找宿舍文化由表层到深层的“桥梁”和“中介”。在美化宿舍的过程中,我们格外地注意突出思想性、艺术性,注意发挥同学的创造力,尊重同学的审美情趣,在班级大力宣传下,学生的热情很高。有的学生自己买来了各种彩纸或字画,一起动手做起了各种手工制品;还有学生把家里的花盆、装饰画等带来了;有的同学亲手题词作画 …… 在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下,学生的宿舍变成了温馨的生活乐园,他们每天用心的呵护着自己生活的环境。学生在自己创造的优美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行为文化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中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对他们以后能否形成健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该包含自觉遵守纪律行为习惯教育、自我管理习惯教育、文明礼貌习惯教育和卫生劳动习惯教育。例如,文明礼貌习惯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同学们之间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通过一些列的文明礼貌教育,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个人修养,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卫生劳动习惯教育包括教育学生爱惜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积极认真完成每天的卫生值日工作,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自己铺床叠被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应帮助父母干些家务活,如:扫地、倒垃圾、烧饭、采茶等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的卫生劳动行为习惯,对培养学生做事条理性,思维逻辑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宿舍行为文化氛围的形成、良好育人环境的创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将会持续稳定发挥其德育功能,它能够使来自不同家庭带来各种不同影响的学生,按照统一的目的、要求引导到同一个生活方向和思想轨道上来,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净化学生的思想,改造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校园宿舍文化建设。
我校宿舍文化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以良好的宿舍氛围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为载体。
1、大型主题活动与阶段性活动相结合。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举办宿舍文化节,同时开展经常性的各类文体活动,做到相辅相成。
2、日常教育影响与主题宣传相结合。利用橱窗、黑板报有计划按照学校总体工作做好出刊、报纸、评比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住宿学生的文明教育和行为引导。同时根据安全教育、宿舍文明规范等主题需要,开展大规模集中宣传,将日常教育引导渗透到学生宿舍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月住宿生电影观赏活动,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
3、文化氛围建设与人员素质建设相结合。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有人文教育的氛围,让每一面墙都无声的说话,利用花木、名言警句、自创书画作品等,营造温馨优雅的文化氛围;逐步提高各类管理服务人员素质和学生的素质,使之与高雅的文化氛围相匹配。
4、创建特色文化与普及推广相结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如五星级宿舍评比,优秀共青团员示范宿舍挂牌等活动。通过其示范效应,结合优秀文明宿舍评比等手段,推动宿舍文化的规范与进步。
5、基础设施改善与规范优质服务相结合。通过不断改善硬件条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热诚优质的服务、整洁优美的环境,为宿舍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坚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在他人教育的引导下,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心理,人格特征正常、健康地发展;智慧潜能和才干才会在有计划、有步骤的挖掘下得以发挥,各方面的素质能得到逐步提高。
五、宿舍文化建设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应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他的高中生活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在高中学习、生活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会在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把课余时间安排得非常充实,使课余生活变得非常有意义。那么,这些同学的表现就会在宿舍中形成榜样力量,促使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的出现。对于那些缺乏自制力的同学来说,这种氛围对他们有很好的督促作用。
第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众所周知,校园文化素以人才与知识密集而有别于一般的世俗文化,具有思想活跃、文化品味高等诸多特点,呈现出积极、健康、清新、高雅的总体风貌。“宿舍文化”育人效能是学生自觉地进行辨别真伪和是非,求良从善,由“他律”上升为“自律”。学生在休闲状态时,其身心容易融入周围环境,在环境的同化作用下,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良好的文明风气和宿舍氛围是靠全体成员来营造和维护的,活动中会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修养,也即产生了同学间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
在学校整体规划和精心实施下,我班宿舍文化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观念明显增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正在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2003.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9
3.孙庆珠主编.高校校园文化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05
4.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