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诺言
李诺言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05
  • 关注人气:13,3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韩寒颠簸的质疑力。

(2012-01-29 15:00:43)
标签:

韩寒

中国

方舟子

质疑

三重门

杂谈

分类: 诺言诺语
  文/李诺言
  
  韩寒准备通过法律的形式去起诉方舟子了,对于很多韩粉而言,这是韩寒最明智的做法,很多公众人物也认同这一做法,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我也反对韩寒通过法律的形式去起诉方舟子,原因很简单,如果韩寒通过这场法律形式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以后我相信在中国就没有任何人敢去怀疑什么,也没有任何人敢去质疑任何事的真伪,任何质疑事情的人都得为以后的质疑付出法律的代价。
  
  公众人物用公众知晓的身份为自己赢取了名利之后,更应该面对公众质疑的时候,做出大度的样子,而韩寒在这场公众质疑论战中,韩寒前期的表现是值得令人同情的,而后期,韩寒则输的一塌糊涂,就算在公理上赢得了法律的支持,而在人心上输掉了尊重。韩寒用法律维持了自己的利益,却也告诉了世人公众人物是神圣不可质疑的,质疑就得被起诉,质疑就得面对各种诉讼。
  
  从年尾到年初,韩寒与方舟子的论战吸引了无数大碗的参与,其中彭晓芸老师属于激进派的,她的观点遭受到了大量网友的嘲笑,当然一个彭晓芸老师是不能左右这场论战的结局,而最后能断言这场结局的人只有韩寒的父亲韩仁均与方舟子,在这场以韩寒为论战的“寒假”中,方舟子最后的目标不再是韩寒而是他的父亲,始终质疑他的父亲成为了当年《三重门》的幕后黑手,而韩寒也通过了自己当年保留下来的手稿证明了三重门的确是自己所著。
  
  要是普通人的在遇到他人质疑的时候可以选择通过法律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而韩寒则不一样,他是属于公众人物,他比普通人有了太大的优越性,他的任何言行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看法也能改变一件事的结果,虽然在方韩之战中,方舟子的质疑明显存在着诸多的不实,但他有这个权力去质疑任何公众人物,包括我们也同样可以去质疑,身为公众人物的碗们应该有义务面对各种质疑,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而在我们国家它则成为了一种过渡性的潜词。
  
  这次方韩论战,在开始的时候舆论的导向的确是向着韩寒这位敢于说真话的真君子,可大家都别忘记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任何真君子都会有犯糊涂的时候,韩寒也不例外,他在开始的时候就发文说谁要是找出了他代笔就悬赏两千万,然后又开始被自己曾经的修改而辩解,甚至最后找出了自己曾保留的手稿,而现在却想通过司法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实在是让人有点怀疑韩寒的举动有钓鱼之嫌!
  
  其实,我个人关注的并不是韩寒与方舟子之间论战的结局是怎样的,对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最后的胜利者是那些观看了此战从开始到结束的看客,但最后论战的演变实在是太大了,竟然沦落到质疑力被韩寒颠簸,沦落到以后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民众,在质疑任何事情上都会被扣上一顶“损害其名誉”等权利,这种事情的发展最后可能沦落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一种变相福利,也不要说什么这也只是危言耸听之类,在这样一个国度里,只有你想不到的,而没有做不出的事。
  
  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有权力去质疑公众人物的种种,也有任何权力去质疑公权力的乱用,从我爸是李刚开始,质疑成为了民众或许真相的唯一办法,也是靠着这种办法得到了许多答案,而现在因为方舟子质疑韩寒的文章被代笔,就要面临韩寒的诉讼,这是对质疑力的污蔑,并不是对方舟子的打击,方舟子这人过于较真,这也算是公认的,而现在他却因为要为自己的较真及义务而负上法律责任,这代价是否过于太大?这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韩寒与方舟子的论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现象,韩寒的粉丝普遍看好这场论战的结果是会以韩寒而胜利,而更多的资深媒体人早在心里认为韩寒已经输了,事实也是这样,韩寒赢得了理论上的胜利,而在人心与归依上输的很彻底。
  
  2012.1.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