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诺言
李诺言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05
  • 关注人气:13,3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启超故居的“拆”字和他那没级别的建筑。

(2011-04-06 06:55:16)
标签:

梁启超故居

文化部门

周树人

近代中国

孙文

李诺言

杂谈

分类: 诺言诺语
  文/李诺言
  
  梁启超故居饮冰室或因不够文物级别拆迁,大清早能让一个没有蛋的青年无比的蛋疼,这新闻的浓度它到底有多浓,你可以想象而知,梁启超是谁这个连小学生都知道人物,我想就不用给具有判断力的成人讲解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他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故居却不能算是文物,连周树人的故居都能算得上是文物,梁启超作为中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故居到底能不能入选为文物级别呢?这个我想不用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鉴定,民众已经给出了最佳的答案。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梁启超的影响力不亚于孙文,文化水平也不亚于周树人,可孙文于周树人曾生活的地方,没有听说因为没达到故居的水平而拆除的。为什么梁启超的故居达不到文物的级别呢?这个可能只有相关部门能给出最佳的答案,审核与审查的权力一直掌握在文化部门手中,文化部门应该可以给予出真实的判断其故居到底是否达到文化级别的要求,而不是先写其“拆”字,后在作出判断,其实拆除一个建筑的速度,它是很快的,对机器化运作拆迁部门而言,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文化部门也应该想清楚,失去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建筑,这对中华文化而言,它的损失是巨大的,特别是一个对中国人有着再造思想的人物。
  
  中国文化在历史的河流中,启蒙思想家对文化的贡献可以说是巨大的,像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等等,因为有了他们的思想,才开启了华夏儿女的智慧,梁启超在近代中国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位思想巨匠,正因为梁启超的和平变革失败,才会有国父及千千万万志士明白不流血不牺牲是不可能变革成功的这个直接道理,没有他的直接性启蒙,现在的中国它可能还是一个未知数。梁启超除了在思想启蒙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外。在文化上,他的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 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而这些文字,在《饮冰室合集》可以查阅,对于一个文化大国而言,一个著作上千万字,且有着重大的文学价值以外,他的作品对近代中国文学而言,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现在我们对梁启超故居的关注,也只是突出了我们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关注,没有梁启超可能就不会提前出现新的思想体系,无论于对国还是对民族而言,梁启超的功业已大于了整体,不管现在是什么原因,个人认为拆除他的故居,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如果是为了建设新的居民区,文化部门可以与建设部门商议,看是否可以迁移其故居,让梁启超的故居能保留下来,这也算是对这位思想家的尊重。
  
  中国有很多故居,也不在乎多一个梁启超的故居,多一个梁启超的故居则可以告诉我们子嗣,我们尊重着文化的传承。如果说周树人影响了近代中国人的批判意识,那梁启超他就是开启民众思维的钥匙。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的梁启超,可能不会在乎他的故居能否达到文物的级别,但对于一个感恩心很强的民族而言,我们对他的感激之情或许并不是给予一张文物证书所能表达的,而现在我们却连这样一张证书给予不了,更不用说是其他的感恩了,这对号称文化大国、感恩大国的我们而言,它的文化价值与感恩之心,它到底有多低?
  
  某人曾说“一个不尊重文化不尊重历史的民族只是一个暂时没有被淘汰的民族”,我们却一直徘徊在高文化有历史的教育中,却没有尽能力的去尊重它们,这样的民族,它迟早会消失与世界之中,曾经的历史也应征这个真理,作为一位伪文艺青年,有责任更有义务为文化呐喊,而不是为利益屈服。
  
  2011.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