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自然》笔记(一)
(2009-12-04 17:56:54)
标签:
杂谈 |
爱默生(1803-1882)
《自然》Nature(1836)
题记
Introduction
开篇呼吁不要完全依赖传统,不要一味在先人的枯骨堆和旧衣橱里寻找思想和信仰,而要像先人那样和宇宙建立直接的关系,要有自己洞见的诗歌和哲学,有面向自己的启示。要随着环绕我们贯穿我们的自然的生命洪流一起激荡。“我们有新土地,新人类,新思想。让我们来呼唤我们自己的著作、法律和信仰。”
然后对自然进行定义。从哲学上讲,世界由自然和灵魂组成(Philosophically considered, the universe is composed of Nature and the Soul)。所以,在哲学意义上,自然的定义是:我的灵魂之外的一切事物,一切“非我”(NOT ME),包括所有自然之物与人工之物,所有其他人以及我自己的躯体。而在常识意义上,自然的定义是:人力所未触及未加以改变的事物。在这个意义上,Art(人工)与之相对,即参杂了人力或人的意志的事物。但鉴于人工之力在整个宏大的世界施加于人类心灵(human mind)的印象中如此微不足道,可以不加考虑。即,可以将自然的哲学定义与常识定义混为一谈。
Chapter Ⅰ. Nature
统论自然对人的作用。
真正的独处,不仅要远离人,还要远离文明,直面自然,比如星辰。星辰向人展示崇高,宣讲美,与人训诫,激发人敬畏。自然的面貌从不卑下。自然的秘密不可穷尽。自然让纯朴的儿童心生欢快,让稳重的成人尽显智慧。如此看自然,是整体的观看,诗意的观看。只有诗人才能化零为整。地主拥有各自零散的土地,诗人看到一片圆融开阔的风景。
儿童能真正看到自然,而成人鲜有能者。太阳照亮成人的眼睛,却照进儿童的眼睛和心。真正爱自然的人是能将内外感觉都协调起来的人,(一如Coleridge定义的天才)能将孩童的精神带入成年期的人。
置身于自然,与天地交流,给人巨大的喜悦。特别是在丛林中,人抛却其年岁,如蛇蜕其死皮,永如赤子。在丛林中,我们永远年青,永远欢快。在丛林中,我们回归理性和信仰。生活中的一切不幸和不快得到修复,身上的一切屑小和自私消失殆尽。我成为一个透明的眼球。我不复存在,却又洞悉一切。普遍存在(the Universal Being)的暗流在我身上循环,我是上帝的一部分。我是无限而不朽之美的热爱者。
然而,产生这种喜悦的能力不在自然,而在人,或在二者的和谐。自然永远显露精神的色彩(Nature always wears the colors of the spirit)。
Chapter Ⅱ. Commodity (实用)
自然有许多作用,可归入四大类:Commodity, Beauty, Language, Discipline。
Commodity,包括我们的感官从自然所获得的所有益处。这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自然的益处。
自然是效力于人的。整个宇宙以及地球以及世间万物,无不服务人,支持人,愉悦人,给人稳定而丰富的供应。不仅是物质,还有过程和结果,都对人有益处。人也运用自己的巧智,对自然之物进行重新组合,再生产,于是有了汽船、火车、邮局、书店、法庭……如此改变着地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但这些着眼于物质利益的好处都只是暂时的,过渡的,而非终极的。这些益处的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的益处,即服务于灵魂。
Chapter Ⅲ. Beauty(美)
自然对人类的另一作用,是满足人类爱美的需求,这是更高一层的需求。
自然万物令人愉悦,部分归功于人之眼目。眼睛是最好的艺术家;光影是最好的画家。二者合力,几乎事事皆可入画。
美分三个层次:
1.
对自然万物的简单观看便令人欣喜。
对劳形费心者,自然有治疗和修复作用。自然中最普通的景观也能令人圣洁如神明,辉煌如帝王。“烈日中天是我的感觉和understanding的英格兰,夜幕深沉是我的神秘哲学和梦想的德意志。”
一年四季,时时刻刻,都有其独特的美。然而,这种美,如果可以去寻求,反倒如水月镜花,显得浮华而不真实。
2.
神圣、高尚、阳刚之美,是与人的意志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
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可以拥有整个自然,为其所用。人的思想和意志有多大能量,他就能担当起多大的世界。伟人和天才,都能举重若轻,汇集天时地利人和,自然无不慷慨相助。
美是上帝赋予美德的标记。人类的德行和壮举,都能得到自然的配合。Leonidas和三百勇士壮烈牺牲时,日月同辉;耶稣赴难时,天地变色。自然张开怀抱,让人的思想也有同样的宏伟。自然俯下头颅,甘愿为人的壮举铺设相应的布景。而德行昭著之人,则会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心人物。
3.
自然之美会成为心智的对象。心智排除感情的干扰,探寻事物的绝对秩序。
人的能力有心智的能力和行动的能力。行动之美为心智所理解和追求,反之,智力之美也为行动能力所理解和追求。
善能生善。自然之美在人的心智中重塑自己,不为纯粹思考,而是为新的创造。
对美的热爱是品位。对美的创造是艺术。一件艺术品的创造,使人对人性的神秘又多一分了解。艺术品是世界的精粹或体现,是自然的效果或表达。
虽然自然万物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对它们的表达却大同小异。缘于自然形式虽千变万化,根本却相似和一致,即其完美与和谐,亦即美。
美的标准是自然万物的整个循环,是自然的总体。意大利人对美的定义是:“多孕于一(the many in one)。”没有什么能独显其美,需在整体里才见其美。单个的事物需昭示普遍的优美才叫美。诗人、画家、雕刻家、音乐家、建筑师,各自将世界的这种夺目光辉聚焦于一点上,通过其作品来满足其爱美的冲动。所以,艺术就是通过人的过滤器提取的自然。艺术,是自然通过人的意志运作,而这个人,充溢着自然最初造化之美。
美,在其最广最深意义上,就是世界的一种表达。上帝是十全十美者。真善美只是同一完美的不同侧面。但自然之美还不是终极的美,只是内在之美和永恒之美的先导,亦非一种稳固而令人满意的善。因此,自然之美还不是自然的最终目的或最高表达,最多只是其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