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谈价值投资和中医

(2016-09-23 09:10:11)
标签:

价值投资

中医

李可

分类: 中医养生

919日写的《再谈价值投资和中医》一文在雪球网上引发热烈的讨论,截至922日,评论已经超过1400条。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评论讨论投资,绝大部分是“中医黑”和“中医粉”们打嘴仗。这种嘴仗我已经看过多次,知道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也不抱希望通过文章来说服什么人。我本人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我的投资组合里也没有医药股,我只想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说实话,现代医学发展了这么多年,耗费了海量的资金,却对诸多疾病束手无策,这着实令人失望。因此,在疾病面前,我希望能够多一项选择,如此而已。虽然如此,面对诸多“批评中医”甚至“拍砖中医”的声音,我不可能“听之不闻”,我要思考这些声音是否有道理,而写文章只是我对思考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再谈价值投资和中医》在新浪博客上发表后,黄建平先生和我在微博上进行了一些讨论,内容如下:

黄先生:“拍打拉筋能治疗膝盖不适、能降血压、服用中药能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些都是发生在我本人或者我父母身上的事情” 这是小样本无对比无定量的观察,没有统计意义,怎么证明药物有效,详见:怎么评价药物有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28d5980102xl6u.html

我:不能证明有效,但足以证明有效并非小概率事件。

黄先生:连有效都证明不了,不是小概率是什么?

我:如果说市场常常有效和总是有效之间是天壤之别,那么,不能在统计学意义上证明治疗有效和小概率地有实际疗效之间也是天壤之别。

黄先生:此有效非彼有效,两个概念。如果一个公司的某个信息没有证据证明是真实的,只能认为是不真实的或者真实概率很低,加以排除。如果一个药物没有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有效,这个药物就不是药物,其有效性就应该被假定为0或者有效的概率很低。这是科学的态度,投资和对待中医是一样的思维。

我:临床试验证明只是一种手段,不能通过这种手段证明有效未必就是无效,所谓科学的态度不能违背常识和基本的逻辑。

黄先生:你有比临床试验更好的手段吗?你如果有,那将是人类一大进步。

我:您这个态度让我想起了为什么有效市场理论能流行这么多年,因为没有更好的理论提出来。

 

 三谈价值投资和中医

黄先生上面所讲的“临床试验”应该是指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对这一试验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是支持中医还是反对中医。

黄先生认为,“如果一个药物没有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有效,这个药物就不是药物,其有效性就应该被假定为0或者有效的概率很低。”据此,他认为中医药没有疗效或者有效的概率很低只是一种假定。这种所谓“科学的态度”其实只是一种简化问题的态度。

既然如此,当我们发现身边发生的案例足以证明中医有疗效并非小概率事件时,为什么不能修正中医有效性为0或者有效的概率很低的假设?!

事实上,就连方舟子先生也没有说医药没有疗效或者有效的概率很低,他在《批评中医》一书中的说法是“中医疗效不确定”。方先生虽然同样高度认同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但承认有时候不做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也能有很明确的结果。

由于人们在得了狂犬病之后必死无疑,死亡率百分之百,而巴斯德治疗的被狂犬咬伤病人却活了下来,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巴斯德的疗法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这个著名的试验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事例。能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极为罕见。药物通常只是用来减轻、消除症状,减少病痛,降低死亡的危险。对绝大多数疾病来说,药物疗效并不是非此即彼、要么有效要么无效没有中间状态那么简单。这时候,要判别药物的疗效,就困难得多。

请注意,方先生认为,“对绝大多数疾病来说,药物疗效并不是非此即彼、要么有效要么无效没有中间状态那么简单。”这与黄先生“如果一个药物没有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有效,这个药物就不是药物,其有效性就应该被假定为0或者有效的概率很低。”的观点看上去不那么和谐。

从上面方先生书中的这段话中我得到启发,如果有中医疗法能够治好死亡率极高的急危重症,那么应该可以证明其是有效的。请看下面的新闻:

中医名家李可逝世 他让中医不仅是"慢郎中"-社会新闻-东方网  http://news.eastday.com/society/2013-02-18/139450.html

我国一代中医名家李可逝世 被称为“中医ICU _人物动态 _光明网  http://tech.gmw.cn/2013-02/17/content_6716499.htm

上述新闻中有这样的内容:

据媒体报道,李可有自己独特的治疗用药风格。他自创破格救心汤,抢救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各类心衰濒危病人百余例,全部起死回生;自创攻毒承气汤,治疗2000余例外科急腹症、多种脓毒败血症,均在30小时内化险为夷;自创攻癌夺命汤,对头部、甲状腺、淋巴系统、食道、胃、宫颈等恶性肿瘤有卓效;自创培元固本散,对多种老年性退化性病变、中风后遗症、心梗后遗症、帕金森氏病有卓效……

或许有人会怀疑上述新闻是否客观,李可老先生虽然已经仙逝,可南方医院、广东省中医医院还在,他的弟子们还在那里出诊,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去了解情况。

李可老中医的外甥王继勇先生也是一位医生,这是他的微博截图:

 三谈价值投资和中医

三谈价值投资和中医

 

如果中医药能够治疗急危重症,那么,调理慢性病(在很多人印象中,中医也就能干干这事儿)有疗效还那么难以接受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