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价值投资,从会计数字开始》序言
(2012-07-10 10:48:19)
标签:
转载 |
分类: 我写的书 |
序言
姜国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浪财经股票频道自2008年10月22日起推出“牛市-熊市一起走过,您的故事我们一起分享”的大型策划,征集10名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之前一年中的投资百态,下面是一些股民故事的题目:“一位无助股民的来信”、“机器修理工炒股被逼成祥林婶”、“一个警察从30万变3万元的故事”、“公务员20万元炒股被套”、“会计学教授40万炒股被套中石油”、“十余年老股民黯然离场,至少一年内不看股票”、以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和“希望我的失误变成别人的财富”。
这些股民故事的作者是很可敬的,他们辛苦积攒起来的工薪收入,迅速消失在了股市中,但是他们有勇气把自己的经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后来的投资者从中汲取教训。
问题是:什么教训呢?
我上课的时候经常问同学一个问题:你去菜市场买两斤白菜,是进了菜市场大门,看到第一个菜摊买了就走呢,还是在菜市场里转转各个摊位,比较一下各个摊位白菜的质量、价位,然后再挑一个摊位买?
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后者;即使选择前者的也表示买菜这么点儿钱,不值得花时间逛,如果是买贵的东西,自然会选择后者。
在菜市场里转转再买,就是在做价值评估;评估一下买哪个摊位上的白菜更值。
投资者需要问自己的是:我花十几块钱买白菜要做价值评估;花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元去买股票做价值评估了吗?我们把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到手里,真正像买到白菜一样觉得物有所值了吗?
价值投资在被神化了的同时也被某种程度上异化了:神化了是一提价值投资就想到巴菲特,觉得我们自己不可企及;异化了是认为A股市场炒作严重,无法做价值投资。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投资活动“不怕烂货”,再差的公司也有其内在价值,当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就是好的投资对象;再好的公司,当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时,也是坏的投资对象。价值投资就是把投资对象的内在价值和当前价格进行对比,从而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是在任何市场上都成立的普遍原则。
所以,价值投资要从价值评估开始,而价值评估要从会计数字开始!
会计数字的魅力来源于会计准则是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相互勾稽的整体。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最终都必须通过会计数字汇报出来;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例如,本期为了达到业绩目标而提前确认了未来收入,未来收入必然要降低;本期少提了成本费用,未来的成本费用必然会增加。正是因为会计体系的严密性和勾稽性,任何对企业战略、营销、公司治理、财务等的策略分析,必须落实到现在或未来的会计数据上,才能实现为股东价值;正是因为会计体系的严密性和勾稽性,从会计数字开始的价值评估和价值投资才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本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的有益尝试。
我认识孙旭东先生多年,虽然联系不多,但是一直关注他涉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分析的文章,从中获益良多。旭东先生提倡价值投资,不像我只是停留在对价值投资理念的呼吁上,而是扎扎实实地对一家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深入的分析、精辟的点评,并不吝与广大投资者分享。现在我十分高兴读到他的这本新书,并很高兴推荐给更多的投资者分享。
本书是以价值投资为目的的会计信息分析。全书以鲜活的案例、翔实的数据,把以价值投资为重点的会计信息分析体系呈现给读者。同时,全书内容以杜邦分析为主线,把会计信息分析分解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成长能力分析和营运能力分析等主要部分,相互关联,前后呼应,读完以后能够在读者头脑中留下清晰的会计信息分析框架,有利于读者把本书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投资分析中去。
旭东先生在前言中提到“令人遗憾的是,阅读本书仍然需要一定的会计知识”。确实,读懂本书、读懂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需要一定的会计学基础,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需要投资一定的时间在会计知识的学习上才能够理解本书,才能够做价值投资。这个学习过程也许有些痛苦、有些困难。但是,我难以想象,对于广大普通投资者来说,不这样做投资能怎样做?在任何资本市场上,普通投资者都是缺乏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心理优势的投资者群体,在我们的市场上尤其如此。趋势投资是很多荐股人推崇的投资模式,但趋势投资利润的来源恰恰是普通投资者缺乏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和心理优势!
让我们再温习一下投资利润的来源:我们买股票时支付的股价是我们的投资“成本”,买到的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我们的投资“收入”,我们取得投资利润需要投资“收入”大于投资“成本”。我期望投资者能建立这样的价值投资理念,也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学习到价值投资的方法。
是为序。
201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