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力电器:激进与否不是最重要

(2012-03-06 11:09:33)
标签:

格力电器

经济形势

空调市场

朱江洪

激进

增长

股票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近日,有博友问我,“最近格力提出2012年销售过千亿,5年达到2000亿的目标,另外要大力发展商用空调。不知 孙老师怎么看,这个目标是不是太激进了呢?”我查阅了一些有关格力电器(000651)的新闻报道,发现这是一个算得上小热门的话题,在此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从历史数据来看,格力电器过去10年的收入增长速度比这个目标高得多。2000年,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仅为61.78亿元,而2010年为604.32亿元,年均增长25.62%。格力电器尚未公布2011年的年度报告,但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应该不成问题,这样算下来,2011年的收入增长在30%以上。

2012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5年后达到2000亿元的目标则意味着5年年均增长14.87%,这个速度比过去10年的速度低了10个百分点以上。

企业规模变大后,不可能一直维持过去的高速增长,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确定,2000亿的销售目标不会对格力电器的管理能力提出太大的挑战。

我不认可市场上一些认为格力电器目标过于激进的观点。例如,有人认为,商用空调专业性、技术性更强,短期内市场格局不可能改变——这种观点未免太消极了,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可能当初国内企业连家用空调市场也不敢进入。

从数据上分析,国内企业去年在中央空调市场上的表现相当出色——根据艾肯空调制冷网、《中央空调资讯》编辑部编撰的《2011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报告》,2011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总容量实现了近30%的增幅,而大金的销售增幅只是略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而美的和格力的保持了近50%的增幅。行业九大品牌中,大金销售额80亿,占有率为15.9%居首;美的仅次于大金,销售额74.6亿元,占有率13.4%;市场占有率第三的则是格力,其销售额为60.2亿,占有率11.1%。以上事实表明,格力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至少是出乎了我的意料。毕竟,中央空调市场与家用空调市场不同,格力没有在家用空调市场上那样(以专卖店为主)的销售渠道优势。

我认为,企业在制定中长期计划可以不必太在意短期的经济形势。诚然,2011年空调市场高开低走,一些人对经济形势感到悲观,认为随着国家大型建设的减少,政府采购也随之减少,中央空调的市场前景不会太好。但是,一家企业如果在制定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计划时,如果过于在意短期的经济形势,则有可能丧失良机。当然,这不意味着当短期经济形势不利时,企业仍然要严格执行计划。董明珠不久前发表文章称,“现在国际整体的经济形势不好,格力到美国建厂的计划可能要到明年了。”我认为从这可以看出格力管理层对如何执行计划还是把握住节奏的。

其实,格力的5年计划是否激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对待这个计划的态度。近来,美的的裁员风波使得人们对其增长方式进行反思,我认为,美的错在对收入的增长太执着了——如有报道称,“在美的,考核制度颇为严格,以产品经理为例,如果一个产品达不到市场占有率前三强,不管是赚钱还是不赚钱,负责产品的职业经理人随时有撤职的危险。”对企业而言,高质量的增长应该是有丰厚利润的增长。

有美的前车之鉴,我想格力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事实上,以朱江洪和董明珠的秉性,他们也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

我们所要预防的是,格力为了完成计划而做了不应该的事情。

首先是多元化。在一些人看来,空调市场容量有限,因此美的、海尔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更能支撑企业的长期增长。然而,多元化从来都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否则彼得·林奇也不会创造出“多元恶化”这个词了。

分析新闻报道中格力领导人的言论,我认为现阶段可以不太担心多元化的问题。例如,朱江洪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多元化,“2003年左右,我们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当时,别的家电企业都在做多元化,我们内部讨论非常激烈,但最后我们决定还是坚持我们的专业化思维,把一件事做好做精。——曾几何时,朱江洪在是否多元化这个问题上似乎有些松动。

再如,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表示,格力电器将在制冷领域向深度和广度上延伸。具体而言,在广度上,格力电器将进军更多的空调领域的细分市场,例如扩大商用空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规模。在深度上,格力电器要在现有的核心部件和现有高利润的零配件里进行发掘。——以前我们担心过格力会进入冰箱市场,现在来看可以放心了。

其次是放弃对企业发展有利、但对收入增长无益的行为。分析格力高管的言论,我认为这在当前也不用担心。做核心部件和零配件(如果不对外销售)其实是不会增加合并报表中的营业收入的,但格力将其作为在制冷领域向深度发展的重要举措,足以证明公司没有唯收入增长是图。据媒体报道,朱江洪透露,“在空调制造中的稀土和铜等重要原材料上,格力已经研发出全部和部分可以替代的产品。并且,这些使用替代材料的产品已经在国外市场上成功销售”。

最后是打价格战。格力前两年有在出口市场上打价格战的苗头,我反对这种做法。

当然,目前不需要担心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在几年后也不需要担心。因此,我们仍然需要时刻关注着格力高管的一言一行。

 

附:相关报道

http://tech.sina.com.cn/e/2012-02-17/02426734701.shtml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roll/20120217/5616102.shtml

http://money.163.com/12/0220/10/7QMV7OVN00251LJJ.html

http://www.donews.com/it/201202/1099214.shtm

http://www.aircon.com.cn/news/htmfiles/4587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