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应收账款季度变化
(2011-05-16 17:24:23)
标签:
应收账款季度变化沃森生物股票 |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
(本文发表在《证券市场周刊》2011年第17期)
关注应收账款季度变化
沃森生物(300142)是2010年11月才在创业板上市的一家公司,我对创业板公司和上市不满三年的公司都不感兴趣,但以其为例,探讨如何关注企业应收账款的季度变化却很有意义。
投资者质疑
在 4月27日举行的沃森生物2010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对其应收账款提出质疑[1]:
请问财务总监王云华,根据贵公司一季报,截至2011年3月底,应收账款余额为21234.59万元,而2010年底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9471.11万元,这意味着即使今年一季度销售全部形成新的应收账款,至今年一季度末贵公司最多只收回去年应收账款中的3076.95万元,请问截至一季度末贵公司应收账款中账龄超过6个月的应收账款额为多少,是否已按财务制度进行了足额计提?
王云华女士的回答如下:
1、销售方式、行业特点:因为疫苗最终采购客户均为各地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系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疫苗采购经费属于国家预算的一部分,各地政府均采用收支两条线的方式用于疫苗采购与接种,因此采购经费拨付环节较多、拨付周期较长,从而导致疫苗生产企业、经销商、代理商普遍存在应收账款较高的现象。本公司主要从事疫苗自主研发、生产、自产疫苗销售,并由曾经的控股子公司沃森上成从事代理疫苗销售业务,主要客户虽然既有各地疾控中心,也有各地经销商、代理商,但由于各地经销商、代理商最终回收的货款均来自疾控中心的财政拨款,因此本公司亦呈现与行业特征相符的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的特征。
然而这长篇累犊的回答并未能打消投资者的疑惑,此后的一篇报道中有这样的陈述[2]:
按照上述沃森生物各期报告提供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假设今年一季度4840.43万元营业收入全部形成新的应收款,意味着公司一季度最多回收了去年的应收款中的3076.95万元,而剩余的16394.16万元仍未收回。刘先生称:“沃森生物去年底应收账款中账龄1-6个月的占比就高达91%,在绝大部分应收账款尚未收回的情况下一季度末1-6个月账龄的应收款又占比达92%不太可能。公司之所以刻意提高了账龄1-6个月的应收账款比例,是为了减少计提、粉饰2011年一季度业绩。”
刘先生的推算过程如下:
1季度收回去年的应收账款=2010年末应收账款+1季度营业收入-1季度末应收账款
进一步的分析
刘先生的敏锐令人敬佩,不过,他的分析存在一些缺陷。
缺陷之一是没有考虑税收因素。在上述报道中,刘先生还曾对沃森生物2010年4季度形成的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作了比较,思路与上面大致相似,而记者采访的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有这样的观点:“我认为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能与增值税有关。营业收入不含税,应收账款账目含税。”
查阅年报可知,沃森生物对销售收入要按6%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这就是说,沃森生物今年1季度4840万元的营业收入如果全部形成新的应收款,则其金额应该是5149万元,这无疑对刘先生的推算有一定的影响。
缺陷之二是没有考虑应收票据因素。2011年1季度末,沃森生物的应收票据余额为2297万元,比年初增加了246万元。这就是说,沃森生物1季度的营业收入还有可能形成应收票据,而不会全部形成应收账款。
虽然如此,刘先生对沃森生物应收账款的怀疑仍然是有道理的。请看表1。
表1:沃森生物应收账款部分相关数据
单位:万元
|
2010年第1季度 |
2010年第2季度 |
2010年第3季度 |
2010年第4季度 |
2011年第1季度 |
营业收入 |
3,487 |
9,175 |
9,700 |
13,517 |
4,840 |
销售额(估算) |
3,710 |
9,761 |
10,319 |
14,380 |
5,149 |
期末应收票据 |
|
1,087 |
1,908 |
2,051 |
2,297 |
期末应收账款 |
|
12,397 |
15,152 |
19,471 |
21,235 |
期末应收款项合计 |
|
13,484 |
17,060 |
21,522 |
23,532 |
最近半年销售额/期末应收账款 |
|
108.66% |
132.52% |
126.85% |
91.96% |
最近半年销售额/期末应收款项 |
|
99.90% |
117.70% |
114.76% |
82.99% |
备注:1、销售额(估算)=营业收入/(1-6%)
在表1中,我们将最近半年的销售额与期末的应收账款和应收款项作比较,这是因为按王云华女士前面所讲的,沃森生物的应收账款90%以上都不会超过半年就能收回。与此相对应,在沃森生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中,账龄是否超过6个月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道坎——超过就该计提坏账准备了。
表2:沃森生物采用账龄分析法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账龄 |
计提比例 |
6个月以内 |
0% |
7-12个月 |
5% |
1-2年 |
20% |
2-3年 |
50% |
3年以上 |
100% |
从表1来看,2011年1季度末,沃森生物最近半年(2010年第4季度和2011年第1季度)的销售额为其应收账款余额的91.96%,这看上去与王云华女士所说的“2010年3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1-6月账龄占92%”非常接近。不过,这一说法成立的前提是公司的销售不会形成应收票据,这种可能性不大。而即便上述前提成立,1季度公司回款情况变坏也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表1中最近半年销售额/期末应收款项这一指标是越大越好。
其实,即便沃森生物不存在少提坏账准备的情况,公司1季度的高成长性也有很大的水分。表面上看,1季度沃森生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06.72%。然而,考虑到其财务费用2010年1季度为49万元,而2011年1季度为-741万元,也就是说,由于IPO后有着巨额的超募资金(公司募集资金22.23亿元,而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仅为4.15亿元),公司的利息收入增加、利息支出减少,使得财务费用减少了790万元。考虑到沃森生物1季度的营业利润为2118万元,而上年同期为1029万元,这样算下来,财务费用减少对公司营业利润增加的贡献高达72.54%!
更灵活地关注应收账款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个案例颇有价值。通常情况下,我们分析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是以年为单位的,上市公司以账龄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也往往以年为单位。沃森生物在2010年年报中也是以年为单位对应收账款来做分析的:
2007年至2010年本公司期末应收账款增加额与本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5.31%、21.13%、5.07%、28.7%,但应收账款总体保持较为健康且与实际业务经营情况相匹配。
然而,无论是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还是从实际回收的情况来看,就沃森生物而言,6个月对其应收账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限,而像沃森生物这样账款回收周期不是1年的上市公司应该不止一家。因此,投资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更灵活地分析此类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更多地关注季度变化可以更早地发现问题。
具体到沃森生物, 1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不佳或许有IPO后资金异常充裕,于是给了客户更长信用期的可能。然而考虑到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沃森生物的应收账款实在太多,投资者还是应该高度警惕。
表3: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和沃森生物2010年末应收账款情况
单位:万元
|
华兰生物 |
天坛生物 |
沃森生物 |
营业收入 |
51,172 |
71,075 |
35,879 |
应收票据 |
12,265 |
0 |
2,051 |
应收账款 |
18,405 |
17,129 |
19,700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营业收入 |
59.94% |
24.10% |
60.62% |
需要说明的是,表3中华兰生物(002007)和天坛生物(600161)的营业收入均只为疫苗产品的销售收入,它们的全部营业收入分别为12.62亿元和12.02亿元,而沃森生物的营业收入则全部为疫苗收入。在这样的数据下,令人很难不对沃森生物所说的“疫苗生产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较高的情况”起疑。
还值得一提的是,华兰生物对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统一计提5%的坏账准备,而天坛生物的这个比例更是高达8%。
[2] 详见《大众证券报》2011年5月4日文章《沃森生物高增长被指粉饰 应收账款处置遭质疑》。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10504/093997891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