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09年度证券投资榜——前言
(2010-07-07 09:17:49)
标签:
基金证券投资前言主业巴菲特股票 |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
前言
对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的行为,我们曾持简单的否定态度,原因如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讲,如果有富余的资金,上市公司不如分红给股东,至少个人炒股的税收负担要比企业轻得多;而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讲,上市公司炒股又很可能影响主业的发展。
近来,我们对这一问题重新作了思考。
首先,在国内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企业继续加大对主业的投资是否明智?其次,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动荡,企业是否应该保留更多的资金以确保生存和发展?如果是,那么这部分资金是否只能以现金的形式存在?最后,如果上市公司慷慨分红,中小股东们的处境是否会更好?2009年上证指数上涨了79.98%,涨幅不可谓不大,然而根据《中国证券报》与新浪财经的调查,也只有61.6%的投资者是盈利的。上市公司证券投资有一个极端的例子,那就是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微公司,巴菲特这位价值投资的宗师几乎从不向股东分红,而是将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然而,伯克希尔的股东们却少有怨言。
不过,身为投资大师的巴菲特也未必是十全十美。曾经两度参加过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杰夫· 马修斯先生就怀疑巴菲特对旗下公司的主业投资过于吝啬,以致于内布拉斯家具城的发展远远地落在了百思买的后头号,喜诗糖果也始终未能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
因此,企业应该如何看待证券投资?如何进行投资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回报,却又不影响其主业发展?这些问题,值得企业的CEO、CFO们认真对待、深入思考。有鉴于此,我们将从今年开始,每年对上市公司的证券投资情况排榜分析,通过对总体情况和具体案例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对您的思考有所帮助。
我们的榜单包括证券投资[1]金额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和证券投资金额占总资产比例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我们将对上榜公司作长期的跟踪研究,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地评价企业投资的成败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