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证券市场周刊》2010年第15期)
航天信息(600271)的资金相当充裕,2009年末,公司账面上货币资金高达32.41亿元,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58.40%。然而,对于如何高效地使用这些资金,公司管理层却显得束手无策。其实,从小的对象开始,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并购,多给股东分红,我们希望公司能够行动起来。不过,类似收购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事情,还是尽量少做为好。
真正的“不差钱”
近来,人们对“不差钱”的上市公司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变得关注起来,贵州茅台(600519)资金趴在银行里,被媒体称为资金管理好似“挖地藏金”;张裕(000869)不甘心这样,想要投资恒丰银行,却又被认为偏离了主业,且会使得资产负债表难看。对这些公司的管理层来说,如何运用富裕的资金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与贵州茅台和张裕相比,航天信息的资金充裕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同行业的用友软件也只是稍逊一筹,请看表1。
表1:航天信息、张裕、用友软件和贵州茅台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
2007-12-31 2008-12-31 2009-12-31
航天信息
51.69%
54.76%
58.40%
张裕A
40.69%
43.06%
47.45%
用友软件
30.01%
34.89%
42.55%
贵州茅台
45.06%
51.38%
49.28%
这么多钱如何用?航天信息在2008年年报中提出,2009年公司将努力做好产业收并购等工作,“以公司发展战略引领投资方向,以整合相关重点行业产业链及进入有战略意义的新行业市场为出发点,加快产业收并购步伐,尽快实现公司资本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然而,一年后,航天信息手头上的资金却更多了。不过,公司并非没有进行收购工作,只不过,投资华迪集团后公司的年报难看了很多。
难看的华迪集团
2009年3月,航天信息董事会通过了投资华迪集团的议案,公司以增资9813万元的方式持有华迪集团51%的股份。由于华迪集团的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也是航天信息的控股股东,这起交易构成了关联交易。
对投资华迪集团,航天信息在公告中的评价极高,“是公司打造国内一流的行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对优势行业和重点配套产业进行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进行此项投资不仅增加了双方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互补性,也将加强公司在电子政务领域的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公司实现打造国内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旗舰企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从2009年年报中披露的信息来看,投资华迪集团虽说称得上战略性并购,却未必是一项好交易。
首先是价格问题。航天信息投资的定价依据为华迪集团2009年1月底的评估净资产值,而随后华迪集团的经营业绩就大变脸了。从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数来看,我甚至怀疑华迪集团2008年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表2:华迪集团基本财务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2009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资产总额
29,023
19,996
负债总额
10,476
9,624
所有者权益
18,547
10,372
2009年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