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盐湖钾肥:经营能力有待提高

(2010-03-27 09:14:35)
标签:

股票

盐湖钾肥

盐湖集团

氯化钾

董明珠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盐湖钾肥(000792)是一家绩优上市公司,2007至200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5.13%、50.79%和40.73%,不过,从年报中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在复杂环境下的经营能力有待提高。考虑到盐湖钾肥在吸收合并了大股东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78,以下简称盐湖集团)后经营环境会更加复杂,经营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迫切。

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经营业绩

    2009年,盐湖钾肥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2.0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下降了9.15%。对此,公司在年报中作了分析和讨论:
    2009年,公司以落实生产经营指标为主要目标,以回报股东为宗旨,基本完成了公司董事会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目标。受宏观经济和国内氯化钾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2009年公司氯化钾产品销售量虽完成了全年计划,但由于平均售价大幅降低,全年经营业绩小幅下降。
    那么,盐湖钾肥是否基本完成了董事会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呢?我们回顾一下公司在2008年年报中披露的工作计划:
    2009年公司将继续做好基础工作,如2009年无重大不可预见事项发生,争取2009年产量不低于200万吨,销售200—250万吨,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009年盐湖钾肥实际生产氯化钾214万吨,销售202万吨,确实是完成了年初的计划,但我相信中小股东们未必满意,因为公司赚的钱很可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考核企业的指标更多的是利润和投资回报率,而非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销量。如果有可能,人们还希望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这意味着企业的持续发展更有保障。
    对盐湖钾肥来说,矿产资源是极其宝贵的,在《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及注销盐湖集团所持盐湖钾肥股份报告书(草案)》中, 公司还特意指出:“对盐湖钾肥股东而言,尽管本次合并后每股收益有所摊薄,但使盐湖钾肥消除了大量关联交易,资产、收入、利润规模大幅上升,同时获得了大规模的资源储量和钾肥生产的核心技术,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大提升,为其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按这份报告提供的数据,盐湖钾肥所拥有的采矿权证剩余可采氯化钾储量仅为335.67万吨。
在这种情况下,我对盐湖钾肥2009年的经营行为多少有些看不明白。年报中的相关陈述如下:
    2009年公司产品销售遭受到近年来最严重的挑战。2008年受全球钾肥涨价因素影响,许多钾肥使用厂家及流通领域商家购买了部分高价钾肥产品,2009年上半年国际、国内钾肥产品滞后于其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下游无法顺利消化库存,国内对氯化钾的需求亦大幅萎缩,再加上受观望和国际价格不确定等因素,对本公司二、三季度的销售带来巨大的压力,市场极度萎缩,甚至出现了公司历史上少见的月销量只有几千吨的情况,这种极度的销售不均衡情况对公司的正常运输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严竣的市场形势,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多次调低了产品销售价格,但亦不能很快改善销售被动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销售部门专门派出大量人员到厂家及流通领域了解情况,积极帮助他们找问题,想办法。根据下游厂家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公司将运费计算方式由原来的企业暂代垫付,结算由用户承担,修改为销售报价直接为用户包到价格;为降低公司异地库存仓储费用公司将近几年积累的30余万吨90%品位的产品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迅速降低了公司的异地仓储费用。随着四季度初,国际主要钾肥生产厂家对中国的售价出台,国内钾肥价格逐步摆脱了不断下降的局面,价格逐步趋于稳定,,并处于地位徘徊的状态,公司的销量亦开始回暖,四季度销量大幅回升。

经营能力有待提高

    我不明白的是,盐湖钾肥为什么如此追求销量,这一方面体现在公司多次调低产品售价和修改运费计算方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四季度在“地位”价格上的销量大幅增加上。在矿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低的时候卖得太多,短期内可能利润下降得不多,但从长期来看对企业肯定是得不偿失。
    读年报至此时,我想起了格力电器(000651)总裁董明珠的一个故事:1994年时,董明珠还只是格力驻江苏的一个业务员。那一年直到5月份南京的天气还是阴雨绵绵,整个空调市场降价声一片,然而当朱江洪打电话征求她对降价的意见时,董明珠却力主不降价,“问题出在天气上,不是产品价格的问题,降价是头疼医脚!”而这之后6月份南京的天气就炎热起来了。
    回到盐湖钾肥这个案例上,显然二、三季度公司产品的滞销也不是问题出在价格上,但公司却沉不住气了。
    此外,盐湖钾肥还提到抛售了30余万吨积累的90%品位的产品,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公司近年来存货中产成品的变化情况。
                                   表1:盐湖钾肥产成品
                                                   单位:万元
      2007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2009年6月30日 2009年12月31日   
产成品         22,928        111,594       156,489        116,441  

    显然,盐湖钾肥的库存是2008年猛然上升的,这一年,公司氯化钾产品的不含税平均单价为3250元,比2007年上涨了95.78%;也正是这一年,公司生产了209.46万吨氯化钾,却只销售了124.6万吨,库存增加了84.86万吨。反过来,2009年盐湖钾肥氯化钾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下降了32%,公司的库存却只增加了12万吨。这种产品价格上涨时“惜售”,下跌时“狂甩”的经营行为,着实令我难以理解。其实,如果盐湖钾肥多些耐心,一定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分析们师大多已经在预测公司2010年将因氯化钾价格上涨而业绩大幅增长了——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是增长62.15%。从企业实力方面考虑,以盐湖钾肥2009年上半年末高达12.50亿元的货币资金,短期内销售少一些不会“伤筋动骨”。
    盐湖钾肥的产销量如果维持在高位水平,获益最大的可能是盐湖集团及其它关联方,这是因为盐湖钾肥每年有向关联方采购水电、编织袋、药剂、工程和运输劳务、矿产使用费等大量的关联交易,此外,产量大加剧资源的消耗也可以凸现“两湖”合并的必要。不过,我们希望公司的目的并非如此。

未来经营环境更加复杂

    盐湖钾肥和盐湖集团的合并已然进入倒计时状态,合并后,盐湖钾肥的主营业务就不将只是氯化钾一种产品,这是因为盐湖集团的业务要复杂得多。尽管这些项目预计前景不错,但基本可以断定它们的盈利能力不如氯化钾业务,对经营能力的要求也更高,要知道,盐湖钾肥的氯化钾市场占有率约为25%,而我国是一个缺钾大国,三分之二以上的需求依赖进口,盐湖钾肥在年报中也认为“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资源的垄断性,国内氯化钾产品的竞争性相对较弱。”
                              表2:盐湖集团在建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项目
                                                                    单位:万元
                          总投资  达产后年收入 达产后年利润       备   注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工程  382,323      197,319        41,122  正式投料生产时间为2010年4月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二期工程  507,163      211,849        70,649  计划于2012年试投产   
年产1万吨优质碳酸锂项目    50,542                           预计2009年9月前后实现工业化生产   
10万吨ADC发泡剂一体化项目 128,800      113,086        14,636  预计2011年4月最终建成投产   
镁钠资源综合利用甘河项目  330,500      169,700        56,500      
金属镁一体化项目        1,980,000    1,100,000       270,000  预计2012年12月前建成投产   
合计                    3,379,328    1,791,954       452,907    

    6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势必对(合并后的)盐湖钾肥的经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它们的投资金额巨大(至少338亿元,而盐湖钾肥近5年来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到16亿元),如果稍有闪失则可能对公司的投资回报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公司的管理层未来责任重大,我们期望他们有上好的表现,如果公司能够基于长远的考虑而肯放弃对短期业绩的追求,那就离成为伟大的公司又近了一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