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镜子自省不要让爱蒙尘 |
分类: 家有宝贝 |
http://s10/bmiddle/59d5668cga364e841ff39&690
正常情况下,我的宝贝虎顺说话态度温和,也讲道理,提出要求很有分寸。可偶尔有那么几次,他变得蛮不讲理,提要求的时候,说话声音生冷强硬,没有被满足就大喊大叫,甚至歇斯底里。他的狂躁,焦虑,紧张和不理性,让我憎恶而难以忍受。
那天,我在翻箱倒柜,因为工作上的事情,需要找一本书,横竖找不到,正郁闷。虎顺进来了,我简单而不可置疑地命令:“走开走开”他还磨蹭着耍赖皮,我暴跳起来,吼道:“走开呀,妈妈现在有事情,听到没有?”虎顺哭起来,出了房门,我反锁上门,终于得以片刻的清静,找东西也顺利起来。到妈妈叫吃晚饭时,我的心情已经很放松了。心满意足地坐上餐桌,剥了一颗桂圆,等着开饭。虎顺走过来,隔着餐桌树在我对面。“给我桂圆!”他说。他的脸僵硬,他的语气生冷,表情和语言都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所幸我此刻心情挺好,能开点玩笑了,故嗔道:“好啊,这么跟妈妈说话。嗯?” 但虎顺不为所动,眉头越发皱紧,语气越发强硬高昂:“给我!给我!给我桂圆!”
我本来就修为有限,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儿,遇着他这态度,我的火气腾地一下就窜高了。跟我横?我能立马更横十倍地压过他!但在情绪失控的临界一刹那,我的内心突然有所触动。
我缓了半秒,搜索一下触动我的是什么东西 ----
找到了,虎顺现在的表现,怎么那么似曾相识?再缓一秒,想起来了。这正是上午我对虎顺的态度:简单生硬的命令,不容商量,不可置疑,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加倍地凶狠,这是一种毁灭性的态度。没有任何建设性,只建立在对方的屈服上。回想自己下午发脾气时的那张脸,一定也是极其难看的,写满了嫌弃和厌恶,没有一丝丝地爱。我生气的时候,会用很坏的语言和词汇,我发泄了,就没事了,可是宝贝虎顺呢?再看在我面前展开的这张难看的小脸,以及小脸上那恶劣的表情,大概都跟我上午展示给他的一模一样。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真理:孩子就是镜子。成年人活得太久,常常遗失了自己,难得花时间和心思去反观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状态,包括自己的表情。人在洗脸,修面,化妆时,会照看自己的容颜,但谁在与人交接时会照镜子看自己的表情?洗脸时找镜子,发现脏了会马上擦掉,表情脏了,却发现不了。
幸好有孩子,照出了我们的模样。其实别人也是你的镜子,你怎么待人,慢慢地,人就会这么待你。但成人互为镜子的效果表现得较为缓慢而复杂。孩子则不同,我的脸色,语气,态度,甚至所用的词汇,转眼就移植到他身上去了。再往大处里说,我对他人,世界的态度和相处方式,都会转移和传染给虎顺。他蛮横,那是因为我暴躁;他生硬,那是因为我冷漠;他刁钻,那是因为我粗鲁;他急躁焦虑,那是因为我耐心不够。所以,归根结底,问题出在我身上,我太简单粗暴。其实,我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和他交流呢?他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孩子,如果我好好告诉他,现在妈妈有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请他别打扰,他能做到的。
类似的事,后来还发生了多次,曾经有一回,虎顺跑过来跟我说一件事情,说时晃动着食指,直点着我。我用左手一把捏住他晃动的手,大声道;“我教过你多少次了,不要用手指着别人说话,这样很不礼貌---” 我突然僵在那里,如雷轰顶,因为发现自己的右手食指,正威胁性的点着虎顺。那一刻,我明白了虎顺为什么屡教不改,那一刻,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没有权威,那一刻,我恨不得自己钻到地洞里去。
虎顺什么都学会了,做父母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家长没有教育孩子,却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孩子。
我明白了,以孩子为签,可以自明,自省,自咎,自救,可以明心见性。时刻记得照照孩子这面镜子,时刻记得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要让镜子蒙尘,不要让爱蒙尘。
前一篇:宝贝三岁十一个月成长记录
后一篇:你知道我在等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