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孩子面对陌生人善意坚强理性 |
分类: 家有宝贝 |
http://s10/bmiddle/59d5668cg9f9ea1d0f529&690
带虎顺去看演出,邻座的男子逗小虎顺:“你叫什么?多大了?住在哪里?”
虎顺一一回答了,口齿清楚。
我以为男子会夸孩子两句,谁知他问:“你怎么能说呢?妈妈没有告诉你,不要告诉陌生人自己真实的情况吗?你要是碰到了坏人和骗子了怎么办?”
虎顺有点茫然又有点恐惧,而我只有惊愕。这才意识到整个社会都在教育孩子对于世界,他人的怀疑和不信任。而且这种教育是那么地明确,共识。从大灰狼的故事,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的儿歌,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他们走,不要告诉别人家里的电话和住址,不要。。。
因为,就象那个男子说的,他是陌生人,如果他是骗子呢?坏人呢、罪犯呢?歹徒呢?绑架勒索者呢?买卖器官的呢?人贩子呢?。。。。。。
可是,所有这些对陌生人的警惕和敌意,都属于有罪推定。这很不公平。那天,我和朋友阿庆带着各自的孩子在街头玩耍。碰到一个卖炒货的小贩。四十来岁的农村汉子。他和两个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对答着,我们并没在意。后来,小贩弯腰舀了一杯子炒花生,倒到两个孩子的手里。这一幕突然被阿庆看到了,她完全是条件反射地大叫了一声。她儿子弯腰低头,嘴正贴近掌中的花生豆,顿时被叫停了。小贩也僵在那里。过了几秒钟,孩子才抬起头,用一种犯了错的眼神看着妈妈。不知如何处理手里的豆,他要把豆子还给小贩。而小贩也复苏过来,笨拙地准备收回豆子,眼睛却看着阿庆,讪讪地笑,说:“这是卖的豆,自家种的,自家炒的,可以吃的。”他反复说,没事的,可以吃的。
阿庆绝对是善良的人,马上不好意思了。吩咐孩子说:“伯伯给你的,你就收下吧。”孩子听话的把豆子放进口袋。我们都看着他这个动作,或许我们都知道,这些豆子是可以吃的,也是不会被吃的。
当时的情节,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虎顺的花生豆。行动不保持一致,等于在拆阿庆的台。保持一致,则更加伤害小贩。我把自己变成鸵鸟,装聋作哑。
所幸,虎顺一边注视着这一幕,一边毫无心理负担地大嚼猛吃。我真希望那个小贩不仅看着阿庆,也还注意到吃相难看的虎顺。
我一直在想,那个小贩只是一个纯朴善良的普通乡下人,因为喜欢孩子,不惜从卖钱的炒货里分一杯豆子出来,给孩子尝尝鲜,逗孩子高兴。
阿庆一定也知道这个。所以,转眼小贩挑着箩筐要走时,她很热情地让孩子跟伯伯挥手,再见,再次谢谢他的花生豆。小贩也笑呵呵地说再见,临走,还笑呵呵地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
不仅仅是社会治安现状的原因,还是我们的文化使然吧。我们不知道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我们本能地对陌生人充满敌意和怀疑,因为不“知根知底”,就觉得那是一个没谱的人,暗含了危险和阴谋的人。我常看到身边的人,都是好人,热情的人,见了熟人打招呼,喜眉笑目的,但对陌生人,总是虎着脸,凶巴巴的,从来没有好声色。他是陌生人,凭什么给他好脸色?再说了,他是陌生人呀,给他脸色看也没后果的。
我常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亲人,同学,同事,孤零零地生活在国人中间,不知有多痛苦。谁可能对他和颜悦色?谁会跟他说两句闲话?他可能交到朋友吗?
但是,无论是阿庆,还是那个逗虎顺的男子,都并非没有道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看看新闻吧,不胆战,心惊,肉跳,才怪呢。现在的骗子和各色犯罪,不是无孔不入,无奇不有?不警惕一点?等你上了人家的道,哭就来不及了。
对人应该信任吗?那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对人要弘扬怀疑精神吗?那可能严重伤害他人。我愿意做一个对他人充满善意的人,希望世界充满温情,包括温暖陌生人。而且,活在不信任和怀疑中的人是不安的,不踏实,不放松也不快乐。可是真的不怀疑?隐患无穷,能踏实吗?
我只能告诉我的宝贝虎顺,即使对陌生人,也要友好和善良,不要因为你们不认识,就语气生硬,表情僵硬,即使你们不认识,也可以举手之劳帮助别人。但保持底线,比如,一个人在家不要给人开门,不要跟着人家走,不说出家庭住址和电话,不吃人家的东西。。。
不吃人家的东西,阿庆的问题又来了。
那么,算了,等你长大后,再尝试着去区分和判断陌生人吧。退一步说,一切都是有代价的,我也曾被骗啊,不止一次。所幸,每一次都不是很惨痛,所以还不至于耗损掉我对陌生人的全部善意。
虎顺,我的宝贝,我宁愿你一生中被小小地骗几次。也不要你从来不受骗,也从来不对陌生人绽放笑脸。现代人不可能只活在熟人世界里,谁愿意一离开熟人世界,就进入了冷酷的地狱呢?我希望你和我一样,但愿我们的善意,乃是坚强的,理性的,经得起考验的。
至于如何控制被骗的规模,需要生活的智慧,只能看你自己的了。
前一篇:幸福红烧肉的四季做法
后一篇:上海松江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