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的拿来主义之ICQ&QQ

(2008-11-27 09:46:31)
标签:

创新

拿来主义

qq

icq

分类: 行业文章

中国的互联网习惯于拷贝美国,因为那样省时省力,又容易给投资人讲明白。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在美国大热的网站均在中国有着不同程度相似的山寨网站,比如早些年的雅虎和搜狐、ICQQQ、近年来的youtube和土豆、facebook和校内等等。不过,正如中国的山寨手机一样,虽然极尽所能地仿制了国外网站的外表,这些网站还是根据中国互联网的环境和用户的需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也更加满足了中国用户的需求,从而充当了中国互联网的阻击者,打破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神话。那么,究竟有哪些网站成功地贯彻了拿来主义的精神,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呢?请看下面的内容:

原创:ICQ

创新的拿来主义之ICQ&QQ

拿来:QQ

创新的拿来主义之ICQ&QQ


创新指数:8

 

ICQ起诉腾讯侵权的时候,一定没想到它帮了腾讯一个大忙,复杂的OICQ变成琅琅上口的QQ,让这只小企鹅成为中国网民的网上宠儿。

发明者不一定是利益获得者,这在ICQ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IM软件领域的缔造者,ICQ曾经成就了一个辉煌。19967月成立的Mirabilis公司于同年11月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即时通讯软件ICQ(目前ICQ已经归AOL旗下所有),取意为"我找你"--"I Seek You",简称ICQ 这款软件一经推出,即刻全球响应,凭借着前所未有的创意很快在全世界拥有了大批的用户。但在中国,ICQ却遭到了一群模仿者的强力阻击,而其中最强悍的当属OICQ,即今天的腾讯QQ

QQ的强悍,表现在它的模仿和创新能力上。更为厉害的是,它的模仿是对一种模式的模仿,是对创意的学习吸收,然后在创新。再加上腾讯天生具备附加契合年轻化、娱乐化元素的能力,能够满足低端网民的需求,注定了基本上每款模仿的产品都能够成功打败被模仿的对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