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之番红花城

标签:
番红花民居旅馆土耳其 |
分类: 中欧游 |
土耳其之番红花城
离开伊斯坦布尔,去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的番红花城,一个在山谷里的小镇,因为完好保留了奥斯曼时期的建筑成为世界遗产之一。
在攻略书里它叫萨夫兰博卢(safranbolu),但是,去那里玩的中国人都叫它番红花城,不知道为什么?查百度,就是这里种植番红花。
没有订旅馆,在汽车站老公用GPS找旅馆,那个售票员主动说,我认识一个旅馆的老板,可以让他来接你们,然后你们自己再选择旅馆。Ok!
很快,一个年轻的男人开车接我们,车开的飞快,绕了几圈,离开城市进入一个山谷,很有特色的建筑铺展开来,还没有看清楚,就已经到了。年轻人带我们看了他的旅馆,民俗风味浓郁,环境干净整齐,有卫生间,有早餐,有WIFI,90里拉/晚,住2天。
这是一个民居旅馆,这里许多人家都把自己家开成旅馆,而且游客也愿意住。一层有大厅/厨房/商店和一个储藏室,吃饭在院子里,上楼梯的拐角有一间房,是他们自己家人住,整个二层都是客房,围着一个中厅,房间有带卫生间双人间的和按床铺计价的多人间,这样可以方便各种客人的需要。
木质的民居全部铺地毯,要求脱鞋上楼,门窗的雕花是伊斯兰风格,一面墙壁用木柜做出,窗下摆放的沙发也是用木头做的,铺垫厚垫子。整个格局和藏族民居有许多相像的,只是家具和窗户上的雕刻都是植物和几何图案,龛里摆放的是日用品,而藏族民居的龛里供奉的是佛像。宗教的不同表现在这里了。这个旅馆的民居有300年历史了。
旅馆在老城里,门前一个广场呈放射形的石子路把游客带向各个街道,有民居,有市场,有清真寺,有饭馆,有烟馆,茶馆,有浴室,有旅馆和酒店。
奥斯曼时期的建筑特色是用石块做基础,用木头横竖斜交叉做框架,空隙或用碎石或用土坯填充,2~3层小楼,底层小而上层要突出,突出的部分用木头做支架支撑。我认为,和德国的民居大同小异。
在这里到处可以看到游客,在大街小巷里窜,在摊位上讨价还价,在茶馆里边品尝土耳其茶边看游人,因为地处山谷,一定要到一个高处才可以看到全貌,高高低低的民居中耸立着清真寺的尖塔,一个又一个馒头似的屋顶挤在一起的是浴池,无花果树长在石头缝里,干净的床单挂在铁丝上晒太阳,红红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距离这个小镇30分钟路程的另外一个村庄因为没有重新修缮,更原始更有味道,同时也因为民居大部分没有人居住而破败,但是,那种残破的美也吸引游客,就是一定要有车才可以去。
其他的景点,比如这里的一个峡谷/溶洞都不用去了,当然是我们自己的看法,也因为我们看过太多相似的地方。
旅馆前台墙上有一张照片,是老板家的饭,还写着中文名称,(但是,是日本人写的,老板说他也会说一点日文)。看到其中一个是饺子,我和老公商量,在老板家吃饺子,我可以帮忙,结果,他们一是不用我帮忙,二是那个饺子不是我们概念上的饺子,可想而知,那个饺子也不好吃。
最搞笑的事情是老板告诉老公,有几个人一起去看周边的景点,一个车,老公告诉我,是几个中国人一起去,结果,车来了,只有我们2个中国人,一个法国人和2个加拿大女孩。我明白,老公没有听懂老板的英语。
地球上的人都利用自己生活环境的现有资源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如同游牧民族的蒙古包,圣托里尼岛的蓝白房子,俄罗斯早期的小木屋,亚马逊流域的高脚房,秘鲁的的喀喀的芦苇岛,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