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朋友

标签:
郑州火车站雪莲河南卫视河南烩面北京超市杂谈 |
分类: 休闲游玩 |
郑州,朋友
应河南卫视的邀请,去郑州做节目,第一个想到的是可以见到我们2010年新疆的南疆之行的朋友:雪莲,所以非常爽快答应了河南卫视。
郑州,对我可以说不陌生,也可以说陌生,因为我从60年代开始,几乎是每10年都去过一次。应该不陌生了,但是,每次只在郑州火车站,都没有走出车站广场周边100米的地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下乡在山西,爸爸去五七干校,春节都没有回家,我替妈妈看爸爸,到郑州转车。到的时候已经晚上很晚了,我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饭馆吃馄饨,只吃了一个,就有一只脏兮兮的手伸到我眼前,因为当时灯光昏暗,根本没有看清楚乞讨者的模样,就吓的我扔下饭碗逃跑了。
后来又去看爸爸,还是走郑州,也是没有出广场。
80年代,我们大学同学一起实习,在郑州火车站换车,看到乞讨者,一个人给了吃的,结果是一堆人都来要,结果所有人都埋怨那个人。不过,非常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乞讨者。
90年代又在这里转车,已经没有很多的乞讨者了,印象深刻的是广场周边卖饭的,一排排,都是卖焖面的,大碗,我们要买,立刻拿起一个大碗,比我们家的小盆还大,开始装面,我说:别!别!那个小贩依然装,我告诉他:我们三个人吃不了这一大碗面。河南人的实在劲可以看出来了。
现在看到郑州火车站,干净漂亮许多,没有乞讨的了,坐车到市里,发现郑州很漂亮,老城的街道两旁的梧桐形成的林荫路在许多省会城市都看不到了,因为他们被砍了,拓宽了马路,树木记录的时间就没有了,而在这里依然还可以看到,很让人怀念从前,即使没有在这里走过,也可以看到从前。
新城的规划也很好,在河边看过去,一个一个开发的小区把时间停留在现代,规整时尚。不过价钱一定很高,这是必须的。哈哈!
住进宾馆,收到一把小熊,今天是情人节,雪莲考虑我们带鲜花回北京的可能性不大,专门给我们送小熊,谢谢!我把那些小熊抱回来,在火车站,检票的同志操着标准的河南话说:老太太还弄这些呢!?一路老公一直在学那个河南老乡,打趣我。
中国人讲究吃饭,朋友来了那就是必须的了。就说吃吧:河南烩面、卤面、羊汤,很好吃而且特别舒服,再有是很有特色的。白白的汤,一看就是下功夫熬出来的,上面飘着碧绿的青菜,香!但是你知道,一定要自己放盐的。这样很科学: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口味。
那些小菜也做得精致,豆腐干最好,我们在北京许久没有吃到这样筋斗的豆腐干了,切的细细,放醋一拌,原始味就出来了!现在很难找的如此地道的小菜了。北京超市里卖的豆腐干没有那个筋斗劲,面不唧唧的不好吃。
在郑州这样的馆子很多,是很容易吃到的。还有那些大板凳,八仙桌,比北京的老字号更老字号,而且人满为患呢。
大餐是在老院子里吃的,黄河大鲤鱼照实吓着我了,第一次看到一条如此之大的鱼搬到餐桌上,还有型男和美女一起陪我们吃饭,你们说这样的大餐美不美呢。
晚饭后去雪莲的咖啡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充满品味的小资情调的去处,让那些中原汉子放松,让漂亮的女儿享受的地方,实在是很美的。
也不知道雪莲从什么地方淘了许许多多的小物件,,点缀着咖啡馆,现在知道了,其实不用很排场,只要别具一格就可以。
相比之下,星巴克真是大众场所了。
雪莲在微博里说我们会去,结果有许多朋友都来了,大家在这里聊的很高兴,非常放松,没有主题,同时也不离旅游,各说己见,一个小沙龙到11:00才结束。
感谢郑州,我们在这里相遇,结交。雪莲的朋友们一直车接车送,只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