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普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标签:
开普敦布宜诺斯南欧北欧杂谈 |
分类: 180天环球自助游 |
从开普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两座城市都远离欧洲、分别坐落在相距万里的南非和南美,却都具有浓郁的欧陆风格,足见欧洲人当年殖民扩张对全世界的影响。
但两座城市也有明显差异。
南非曾是英国殖民地及英联邦国家,种族隔离政策取消后,无形的隔离并未完全消失。
由于治安很差,朋友强烈建议不要随意上街行走。我们在开普敦的行程,都是在朋友带领下,在治安较好的地方活动的。
除游览好望角等著名景点外,更令人感兴趣的,是随朋友访问了当地五个家庭:两对中德跨国婚姻家庭;一对英国夫妇;一对德国退休夫妇;一个德国退休商人。朋友的丈夫原籍德国,我们就住在他们家里。我们离开南非那天,又有一个德国朋友住进她们家。
五个家庭都拥有带花园的洋房、汽车,那个退休商人曾拥有私人飞机和小机场及法拉利跑车,退休后变卖了资产,一心玩起了火车模型,建有很漂亮的工作室。
在纯粹的家庭氛围中,大家一起轻松吃饭聊天,感受南非普通中产家庭的日常生活习惯、生活理念、生活情趣,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经历。
无论是城市街道、乡村庄园、还是中产家庭,开普敦处处散发着欧洲昂格鲁撒克逊贵族的气息,精致、干净、典雅、舒适。另一方面,却显得色彩单调、平淡。
南非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另一面,只是开车经过贫困居住区时,远远看到了被挡在矮墙后面的成片拥挤的棚户矮房。
阿根廷号称是最白的南美国家,许多人自认为就是欧洲人。
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定要去博卡区的卡米尼多(Caminito)看一看,这里把拉丁风情诠释的淋漓尽致。最突出的是建筑装饰极具特色,色彩斑斓、绚丽夺目。还有忧郁而又热情奔放的探戈,充满诱惑,火一般的感觉。另一方面,又略显零乱、无序。有瑕疵的美,给人留下许多想象和可改进的空间,或许这就是拉丁风情的魅力。
在开普敦,有朋友开普丽丽做翻译,与当地人交流没问题,谈了许多中西文化差异、不同生活理念、跨国婚姻融合等有意思的话题。
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语只会你好、谢谢两个词,交流基本靠肢体语言,复杂一点的借助google翻译。找路、住店、购物,都能得到周围人帮助。虽然语言不通,但人们的热情助人足以让你克服语言障碍。
遇到更复杂的问题,可以请当地人找当地华人。我们过海关、到餐馆点菜,遇到点儿麻烦,都是当地人找华人帮忙做翻译的。
从开普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就像从北欧城市到南欧城市,从新教文化圈到拉丁文化圈。与记忆中的欧洲相比,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可能很肤浅、很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