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穿越】徒步梅里,小转梅里,拜谒梅里(2)

标签:
梅里雪山雨崩冰瀑北京队旅游 |
分类: 徒步穿越·国内自助游 |
第二天我们就到天堂了。
我们从屋里出来,眼前的景色惊呆了我们。薄薄的云雾从山脚下升起,慢慢的飘荡在空旷的田野上,把本来就已经被白雪包裹的一切树啊,房子阿,小桥啊弄得更加蒙蒙胧胧,一条小路蜿蜒在其中,伸向山林的深处,喇嘛庙前的白塔在经幡的五彩映衬下更加雪白,尖耸的雪山顶上一抹金色,叮咚响处是硕壮的牦牛悠闲的晃荡,美得犹如仙境一般。随着太阳的升起,薄雾渐渐散去,我们开始了冰瀑之行。
到冰瀑的距离并不太远,我们二人就象逛公园似得慢慢溜达,穿过牧场开始上山。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厚,一脚踩下去,鞋里就灌上雪了。幸亏前边北京队的给踩出雪窝,否则鞋子早早就湿了。太阳出来后,雪地反光,刺的眼睛很疼,我的眼镜不合适,反而头晕,当时我很害怕,不知道是眼镜的缘故,后来换了一副眼镜,不晕了。这是一个经验,一定要带适合自己的眼镜。
在半路上过一条小溪时一个杰作展现在我们眼前:一大片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摆满玛尼堆。大的没有超过5.0~60公分高,小的只有3.0~40公分高。它 ,传达给你一个信息:宗教的虔诚无处不在。我也堆了一个小小的玛尼堆,来表达我对这些转山人的敬重。
山路越来越陡,雪是越来越厚,太阳光是越来越刺眼,我们已经到海拔3500多米,一个大大的平台上,北京队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在打雪仗。这可不是普通的雪仗,是在梅里雪山的怀抱里的雪仗,他们还脱的光光的,意喻着他们接受了冰瀑的洗礼。年轻啊,真让人羡慕。我们是没有这样的年龄啦!我唯一感到自豪的是我们也和他们一样站在雪山上。
抬头遥看冰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壮观,只有短短的一小截冻住的冰柱倒挂在悬崖边,我想到天气热起来的时候,是否会形成瀑布,不得而知。不过藏民称这里为冰瀑是有他们的道理的,这就如他们将路边的大树和石头称为神一样,你们理解不了。
在这个美丽而神圣的地方发生了一个浪漫的故事:北京队的一位小伙子向他心爱的MM求婚。我们大家都衷心的祝愿他们的幸福象梅里雪山那样美丽绵长,他们的感情象雪山上的白雪那样纯洁深厚。(这里悄悄说一句:他们回来后结婚时请我们做证婚人哦)
走尼农
我们没有去冰湖,据说那里的雪更深。因此放弃了去冰湖的计划。
是原路返回,还是走尼农呢。我们的领队想原路返回,我们提议走尼农,这样可以完成真正意义的小转山。
转山是藏民对神的一种奉献和祈祷,梅里雪山的藏民一般有小转和大转的区别,小转就是我们走的路线,大转就是绕梅里雪山走一圈,那样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且,搞户外的驴友一般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走回头的路。最后,大家同意走尼农,在这里遇到的北京6人也和我们一起走,浩浩荡荡的12人的队伍。
前半截的路是在一条沟里走,路况不是太好,需要向导,但是景色很美。大树,巨石,田野和羊群构成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和雨崩的风景又不一样。雨崩的美是幽雅而深邃的,一种世外桃源的神圣的美,宗教的含义更深一些。
仅仅从雨崩走出了20多里路,绕过一个山坳来到澜沧江边,走在澜沧江大峡谷的半山腰上,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
参天大树没有了,皑皑白雪没有了,清澈的溪水也没有了。只有光秃秃的山体裸露在阳光下,山石呈红褐色,仿佛被火烧过的似的。峡谷宽旷,山体陡峭,澜沧江象一条蓝色的丝带缠绕着,缓缓地流淌着,不急不慌的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我们就在看到西当村的时候要爬山,这是一个岔路口。小赵没注意前边的人从哪里上山,他一直往下走,我们发现他走错了,叫他返回来,他还是走错了。这下我们大家着急了,因为路太窄,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小赵还是高度近视,我们怕他一不小心失足掉下去,我们就开始寻找小赵。幸好是有惊无险,大家平安结束了梅里之行。
前后我们用了5天时间,徒步近百公里,在梅里雪山腹地做了一次内转,饱览了雪山风光,看到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品尝了“驴子”中流传的“心在天堂,身在地狱”的箴言,检验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的程度,体验了一把时尚生活,追逐了一次时髦行为,为我们退休生活打开新的一页。
拜拜!梅里!拜拜!雪山!我们有机会还要来看看你的春天和秋天,来看看你一年四季的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