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女儿去远航(转妹妹博文11)

标签:
地中海邮轮行西班牙帕尔马贝尔维尔城堡瓦尔德摩萨村 |
分类: 行走世界 |
览地中海四国美景,享邮轮之惬意
(五)古老而浪漫的帕尔马
马略卡岛,是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即巴利阿里群岛自治区)中的最大岛屿,处西班牙大陆、法国大陆、意大利萨丁岛和北非大陆包围之中。
邮轮沿马略卡岛的西边向南绕行,抵达帕尔马港。晨曦中的港口,水平如镜,因我们的邮轮缓缓驶入,才泛起几波浪花。




8:30,我们和雁姐夫妇随团下船,他们的娇女丁丁昨日累了,今日留船休息。地导是北京籍的袁小姐,带我们乘车前往帕尔马市区。
帕尔马,曾经是马略卡帝国的首都,如今是巴利阿里群岛自治区的首府,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23年,它被纳入罗马帝国版图,9世纪至13世纪又被阿拉伯人占领,1229年阿拉贡国王海梅一世夺得该岛后,以哥特式风格对城市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虽后经战乱毁损,至今仍留下了许多教堂、寺院、城堡等文物古迹。
袁小姐皮肤黝黑(大概是被地中海的阳光晒的),操一口典型的北京话,一路给我们讲这里阳光充足、沙滩迷人、海鲜丰富,吸引了80%的欧洲人前来度假,帕尔马市30万人口,旺季要接待300万游客,但中国游客不多,全岛仅她一位中文导游,中国领导人来只好请她接导。还讲马略卡岛是欧洲最大的游艇停靠码头,停一夜要1千欧元,人称“富人岛”,最富的当属阿拉伯人和俄罗斯的前领导人,中国移民大多是浙江温州人,会赚钱,但生活的很辛苦;讲政界腐败、经济衰落、民风下坡,8千欧元可以买一个驾照;讲过去的全民福利,现政府改变政策,医疗急诊免费,她的瑞士籍老公是医生,每次诊费收70个欧元……



我们的车开到距帕尔马市中心不远的一个小山上,观贝尔维尔(BELLVER)城堡外景,俯瞰帕尔马市区。
贝尔维尔城堡始建于1300年,兼有王宫和防御之功能。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从外墙到内院皆为圆形,是欧洲少数几座圆形城堡之一。别看它外观其貌不扬,14世纪,这里曾是胡安二世国王的居住地,之后成为王亲贵族的夏宫,也有外国元首在此驻足。从18世纪到20世纪中叶,这座城堡长期作为军事监狱使用,其中还临时成为制币厂。现该城堡成为帕尔马市历史博物馆及德斯布伊格古典雕塑博物馆,市政府的许多隆重礼仪、文化活动也常在此举行。




正像它名字所代表的“眺望远景的城堡”意思一样,从贝尔维尔城堡可以看到帕尔马的城市和帕尔马港湾,景色秀美。不过我们没有登上城堡,视野有限。




袁小姐说要带我们去一个很值得看的小村庄——帕尔马市郊的瓦尔德摩萨村(Valldemosa)。
车行半路,忽然乌云密布,接着雨打车窗。袁小姐说:岛上缺水,难得此季下雨,好事啊!然而,下车时,雨住天亮并偶有太阳露脸,让我们窃喜!
坐落在埃斯普约尔山丘上的瓦尔德摩萨村,果然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小山村。其特色,不仅是因这里有1321年修建的桑乔国王王宫,也不仅是因后又在王宫里修建了卡尔特会皇家修道院,还有一个漂亮的玫瑰花园,更主要的是因这里发生过一个富有浪漫情调的“马略卡岛之恋”的故事。
1837年,波兰音乐家肖邦与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小说家乔治·桑,在巴黎沙龙相逢并相识,两人随即陷入热恋之中。为了远离城市之喧嚣和人言之可畏,加之医生的劝说(肖邦患有结核症),他们于1838年底,带着乔治·桑的两个儿子来到当时还鲜为人知的马略卡岛。岛上人烟稀少,没有宾馆,没有公寓,他们便在卡尔特会皇家修道院里租了几间房子住了下来。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尽管生活条件简陋,肖邦的身体欠佳,但他们还是整天勤奋工作。乔治·桑一边悉心照料肖邦,一边完成了小说《斯皮里底翁》的创作,肖邦则谱写了《第二叙事曲》、《两个波兰女子》和《马祖卡第二乐章》等名曲。当时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一天傍晚,乔治·桑外出购物,肖邦焦急地等她归来,忽然下起雨来,雨滴打在屋瓦上嗒嗒作响,肖邦陷于梦幻之中,仿佛自己掉进冰凉的湖水里——那嗒嗒的雨滴,变成从天而落的泪珠……他在朦胧中获得灵感,创作了那首著名的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
1939年春,肖邦和乔治·桑离开回法国。马略卡岛之行,可以说是肖邦和乔治·桑的一次浪漫之旅和创作之旅。此后,一些情侣追寻肖邦和乔治·桑的足迹,结伴来到马略卡岛,许多新婚夫妇也来此地作蜜月旅行,马略卡岛由此获“蜜月岛”之美称。
如今,卡尔特会皇家修道院已不再使用,但这里还保留着肖邦和乔治·桑的故居,故居前还有一座肖邦半身塑像。塑像的鼻子被游客们摸得锃亮,说是摸了会聪明,我和雁姐忍不住也上去摸摸……










桑乔国王王宫是修道院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一部分,引人注目的是那高高的蓝顶防御塔,该塔是1555年为了抵御阿尔及利亚海盗的不断侵扰而修建的,却也修饰的十分精美。





被雨水洗涮过的瓦尔德摩萨村,格外美丽动人。漫山种植的杏树和橄榄树,一座座农宅撒落在这绿色的山坡上。村中心的建筑则相对集中,还有舒适的咖啡馆、小商店和教堂。民宅多为2至3层,一个个绿色或红色的百叶窗,镶嵌在黄色砂岩石的墙体上,凸现欧洲乡村民居风格。整洁的道路两边,以及每座民宅的门前窗下,都有漂亮的花草装饰,形式各异,五彩缤纷,好像童话故事一般。许多人家门旁都贴有彩色陶瓷烧制的牌子,原来是房主的“名片”。可以想象,这里的人们是用一种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精心呵护着自己的美丽家园。漫步在幽静的村中小道上,让我们感觉置身于一个浪漫、温馨的花园之中,不舍离去。

























临走前,我特地在村中小商店买了两张这里的明信片,准备回去送给还在邮轮上睡觉的丁丁,以解她未能亲眼目睹这美丽、浪漫的小山村之“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