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西部的酒

(2008-09-02 14:49:21)
标签:

张掖

酒令

丝路春

康庆坊

甘肃

分类: 核城印迹

            甘肃西部的酒及酒风俗介绍  

                  http://www.siluchun.com/20050616/E36D3360DE4311D9929700A0CCD88685/html/images/fe_28.jpg

   开了近十年商店,卖过无数的白酒,甘肃西部白酒印象深刻 ,听我慢慢道来。          

     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文化名城、马超龙雀的故乡-----武威,有着古老而悠久的酒文化历史。据考古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当地的文化发展状况已经与中原地区相接近。凉州先民素有饮酒遗风,早在汉代,当地的葡萄美酒即作为朝廷贡品,送往京师。历代骚人墨客与凉州美酒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丽章佳句,俯拾即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被公认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唐代诗人岑参,在驻凉州两年期间写下了《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翁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也是流传万世的不朽之作。唐代元稹的《西凉伎》、明代张恒的《凉州词》。。。。。清辞丽句,举不胜举。唐太宗收复西域时,凉州葡萄酒的酿造方法由此而全面传入内地。

     武威白酒的生产历史,早在元明时代即已开始。当时古人把蒸馏器称烧锅,把生产作坊叫作烧坊,所酿制的蒸馏酒自然称为烧酒。有敦煌壁画中有一幅11世纪西夏时代的酿酒蒸馏壁画,足可证明当时西凉国(即凉州)就已经生产蒸馏酒,而且通过"丝绸之路"把我国的蒸馏酒器及蒸馏技术传往了外国。

现在武威有闻名全国的武威酒厂、凉州曲酒厂、武威啤酒厂和武威葡萄酒厂。凉州曲酒厂出产的"皇台"酒,1989年、1990年、1991年连续三年荣获甘肃省白酒行评浓香型大曲"金杯奖",并获1992年法、美、日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武威酒厂老窖子出产的"松鹿曲酒"历年保持省优产品称号。武威啤酒厂的"西凉"啤酒是全省唯一获得国家级啤酒行业评比铜质奖的20家啤酒精品之一。武威葡萄酒厂亦是甘肃唯一生产葡萄酒的厂家,该厂的"贵人香"干白葡萄酒和"解白纳"干红葡萄酒,在1990年全国葡萄酒、果酒质量评比中分别达到国优、省优产品标准,这标志着甘肃葡萄酒生产开始步入全国先进行列。武威不仅是甘肃名酒的产地,也是产酒能力最大的基地之一。目前,武威年产白酒8000多吨,啤酒2万吨,葡萄原汁1000吨,配制酒5000吨。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张掖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段,是河西走廊的一座名城。相传张掖郡建立后,中原文化相继传入河西,酿酒技术也随之而来。明代诗人刘宽在他的《河西赋》中对张掖南酒有这样的赞美:"嘉禾涌曲泉,有酒如渑。"酒在张掖是祭祀、婚丧的必备之物,如民间儿女结婚之前,父母给他酿酒一罐,到时用来待客。还有"无酒不成礼"之俗。看望至亲厚友馈赠礼品时必须酒肉为先,尤其请人待客,喜欢敬酒。在人多时,主人高举酒杯站在中间,说些祝福的话,敬大家一杯,说完自己先干杯,再请客人一一干了,这叫"先干为敬"。张掖的街巷里各处都有酒房,尤其是酿黄酒、卖黄酒、温热酒供酒壶(酒壶有盛1斤黄酒者为"双壶",有盛2斤黄酒者为"四壶",有盛5斤黄酒者为"十壶"),是比较特殊的风俗,买酒者自己不拿酒壶,酒房供壶,酒房在次日派伙计收壶。

     张掖丝路春酒厂生产的丝路春特曲和甘州特曲在1992年有52个国家参加的香港食品博览会上,分别获金奖和银奖,成为丝路名酒之一。

酒泉以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而著称于世。古时,它的名字叫"金泉"。《十三州志》说:"福禄城,谢艾所筑,下有金泉,味如酒。有人饮此泉水,见有金色从山中照水,往取得金,故名。"另外明清时代尚有一种说法:"此泉之水,用以酿酒,酒味甚佳。故名。"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其饮酒诗《月下独酌》中写出了"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之句;杜甫在其《饮中八仙歌》中有"道逢曲东流口诞,恨不移封问酒泉"之佳句,足见古酒泉在我国历史上有悠久的酒文化历史。


 生产量及数不清的酒厂
    具体产量无法统计,甘肃每个市、县、地区、乡镇可能都有自己的酒厂,甘肃东部不太了解,但河西走廊心中有数的,我们从最西端开始掐指算来:
   安西县小宛酒厂的"月牙泉酒",曾经喝过,据传与茅台酒厂还有点渊源;
   敦煌酒厂的"敦煌酒",是旅游圣地的招牌酒;
   肃北的酒没有喝过,但蒙古族的豪情是不会缺酒的;
   金塔的酒喝过,西部魂、金粮系列是当地的百姓酒。
  玉门有敬酒"
  嘉峪关有"雄关酒";
  酒泉的酒就不用说了,汉武酒系列在甘肃也是一个大的酒类品牌;还有金佛寺酒厂、果园酒厂;
  高台的"千年雪",知道。
  临泽倒是不太清楚;若有酒厂估计也是乡镇企业,规模不会大。
  到肃南游玩多次,有"裕固王",也卖过;
  张掖的酒在甘肃还是不错的,丝路春系列酒是一大品牌,产销都不错。还有居延酒、甘州酒等;
  山丹有"赛乡酒",青稞酒,挺好的;
  民乐虽地处穷乡僻壤,但出美酒,宾河系列酒是甘肃的大品牌;

    天祝的华藏系列酒在河西少见。

    金昌产圣荣古酒见过,没卖过。
  武威更不用说了,皇台酒是甘肃唯一在中央台做过广告的酒品牌,还有其他品牌的酒。
  "腾格里"酒,知道了它产自民勤。
  再向东就不熟悉了,但见过的酒也不少,有陇南春(世纪金徽)、条山、康庆坊等等。
  省会兰州好像没什么酒,即使有也不出名。

酒量:
  甘肃人的酒量在全国也输不了几省,自己想想,除了东北,还没有可怕的,和周围的朋友喝酒,只要摆起来场子,买酒不用算计,只要数人就行了,有多少人就提多少瓶酒,一准没错,状态好了还得补充,喝完了最多撂倒一两个。你数数哪个单位没有几个公斤级的陪酒先生,和他们喝酒,端几杯可以,较起劲来都得遛;请朋友吃饭,或同事们聚会,一场下来,消费的百分之七八十是酒钱。
  近年来甘肃的几个大的酒品牌频频地换品名,你道为什么,因为甘肃人喝酒有个传统,每年都要喝倒几个牌子。因为这,外省的酒很难在甘肃火起来,你可以算一算,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山东的秦池、孔府,内蒙的宁城,四川的全兴等火过以后,没有哪个牌子在甘肃立住过。
  甘肃的酒多,甘肃人酒量大,相应地甘肃的酒文化也是很丰富的。
  甘肃的酒是有悠久的历史的。"酒泉"是甘肃的名城,人们知道的这"酒泉"二字的来历是源自西汉霍去病犒赏三军,但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因为酒泉有悠久的酒史吧。现在酒泉的汉武酒系列也算是甘肃的一大的酒品牌,酒泉人的酒量在甘肃也是数一数二的。
  甘肃的酒放在全国没什么名,这可能和甘肃的水质有关,甘肃境内的水质都不算太好,但人们喝酒地域性都比较强,况且全国能数得上的名酒也就那么几种,又多是传统名牌。甘肃的名酒从历史积淀来论首推"陇南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陇南春"是甘肃省的酒类第一品牌,九十年代沉寂了大约十年,新世纪初又火了起来,"康庆坊"系列曾经在全省红极一时,现在的"世纪金徽"系列也不错,最近又推出了"康熙"系列,不过还没有喝过。
  甘肃酒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个酒厂也就一两种包装,几十年不变;有点变化是九零年前后,以酒泉酒为例,那时的瓷瓶茅星"酒泉酒"在市场上很紧俏的;九十年代前期外包装多了起来,开始了系列酒时代,但那也就是一厂一系列。发展到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了多系列时代,这也可能是酒厂被甘肃人喝倒牌子喝怕了,采用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营销策略。这酒的系列也是很讲究的,在甘肃也是跟潮的。比如,最初是品级系列,一般是精品--珍品--极品这种排列;再下来是人情系列,比如陇上行--陇上缘--陇上人家系列;后来以星级论品质了,从二星到四星,不知有没有一星和五星,没见过;还有陈酿系列,五年为下限,一般十五年为上限,是否真藏了那么多年,那就另当别论。现在的酒系列那可就太丰富了,简直是五花八门,最近转超市,看到两个系列很吸引人:一个是酒泉汉武酒业的"英雄"系列,"欢乐英雄--真心英雄--时代英雄--激情英雄--民族英雄";一个是武威皇台酒业的"本色"系列,"天地本色--英雄本色--自然本色";还有一个是滨河酒业的"酒道"系列,"酒侠--酒帝--酒圣--酒祖--酒仙"。看了这些酒名,不会喝酒也想喝酒了,喝了酒你不是英雄也是英雄了,喝了酒你的本色可以光彩照人,喝了酒你就可以成侠成仙了。
  现在甘肃酒业的几大品牌是滨河酒业、汉武酒业、陇南春酒业、皇台酒业、丝路春酒业等,以滨河酒业为龙头,其品牌也丰富,我知道的有:"飞天花雨""酒道""国风""金土地"等系列。
  甘肃的酒和酒文化的丰富,是一时道不清的,总而言之,她与甘肃的历史、风情、地域、人文息息相关。

 酒 

    酒令,《辞海》中注释:"酒令,旧时饮酒时助兴取乐的游戏。找一人为令官,余人听令,轮流说诗词,或做其它游戏,违令或负者罚饮"。这段话语清楚地解释了酒令的助兴、取乐意义和游戏罚饮性质。《红楼梦》第四十回有一段文字就是描写行酒令的场面的:"(鸳鸯)吃了一钟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积石山汉族、土族中流行的酒令多达几十种,且幽默诙谐,非常有趣,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对常见酒令做简略介绍。

    划拳 也称划大拳,猜拳。双方以拳代筹,一边喊叫猜数,一边伸出手指,所猜数字与双方所出手指数目总和相等一方胜,输方饮酒。讲求喊叫数字的吉祥、高雅,如"元宝送你"、"一心敬你"、"二喜临门"、"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子魁首"、"六连高升"、"七巧"、"八仙庆寿"、"九常福贵"、"十满堂"等。出拳除"零"外"拳拳不离老大",即都要出大拇指,表示尊重双方,掌心上向,为抬举之意。忌用大拇指和食指同出(因手形似枪)表示"二"。

    一字清 划大拳的一种,唯要求划拳时只喊出数字,如"一"、"二"、"三",如果喊出一字以上,则要罚酒一杯。

    当堂变 大拳的一种,唯要求双方把手伸出桌面不再收回,一边喊叫猜数一边当堂伸出手指,如果把手收回再伸臂出指,则要罚酒一杯。

    小拳 双方以手指代筹,从大拇指到小拇指,前面的手指胜紧连的下面的手指,小拇指胜大拇指,输者饮酒。小拳中还有一种"拳拳不离老大,重出为输"的划法,这种拳若盯着对方手指出数时永远不输,若盯不准出错不是被对方胜就是重出要罚酒。

    猜单双 一人手中控筹,让对方猜单、双,猜准为胜,输者饮酒。

    老虎打杠子 以杠子、老虎、鸡、虫为筹,取杠子打老虎、老虎吃鸡、鸡吃虫、虫蚀杠子之意讲胜负。行此令时双方各执一筷子,随着筷子敲击桌子的节奏,同时喊出自己的筹码,输者饮酒。

    石头剪子布 以石头、剪子、布为筹,取石头胜剪子、剪子胜布、布胜石头之意定胜负。用手势"拳头"、"食指和中指"、"五指"分别代表石头、剪子、布。方法同猜拳,输者饮酒。

    走马拳 方法如猜拳,唯在席中邻座二人间进行,不论胜负,只划一拳,依次向下进行,输者饮酒后再战,依次类推,形同走马灯,故曰"走马拳"。

    打通关 由一人按座次分别向各位客人划拳,拳数大家约定,输者饮酒。划完最后一人即打完关。打通关还有赢通关拳和输通关拳两种方法,其方法如打通关拳,只是赢通关拳要求打关者必须战胜对方才能过关,输通关拳要求打关者输给对方才能过关。

    拳打胜家 由一人依次轮流打通关,若打关人胜,继续往下打;若打关人输,则由胜家接着往下打关,输者饮酒。

    戴帽拳 划大拳或小拳时,双方先出大拇指呼吉祥拳名,如"二喜好"、"六高升"等,形同戴帽,故名,而后再划拳讲胜负。如忘记"戴帽"便罚酒一杯。


  其实,酒真是个好东西,起码它有三个大贡献:
  第一,喝酒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尤其在偏远地区;
  第二,酒是人们感情交流的一大介质;
  第三,酒是甘肃的一大经济支柱。
  怎么样,你和酒有点联系吗,说说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