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还要造吗?(原创)
(2010-05-20 12:38:05)
标签:
军事飞翼空中预警飞机航空母舰航母利比亚 |
分类: 时事我评论 |
我国已经发展为接近于世界第二的经济体系,而且是一个以外向性为主的经济体,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大量的远洋经济贸易,是我们国家运转的基石。如果海洋运输一旦失序,需要保护,如果没有航空母舰,所有的一切都难以实施。因此,从保护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全球利益来说,从我们国家的利益越来越全球化的角度来讲,似乎拥有航母也是必须的。这一切,从需求上和从历史上来讲,都很有道理。但今天我想从另一个方面来谈。也就是从现代的技术发展上来谈。
航母作为一种水面舰只,她的航行速度一般在30节左右,即使以最高的30节的速度持续航行,她的机动性和飞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航母虽然是作为飞机的载体,实际上是对航空的高度机动性与船舶水面舰只的装载能力和续航能力,这两方面的优势的整合。换一个角度说,当有高度的攻击力和机动力的飞机的持续能力受到限制的时候,航母就能利用水面舰只的续航能力和持久战斗能力的优点来加以弥补,使得这两个技术得以整合。
但是技术发展到今天,情况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空中加油技术的发展以及远程飞机的大型化,飞机远程化的突击力量都得到了很大地加强,这在美国空袭利比亚的战斗中就有先例。当时美国攻击利比亚的战机是从英国起飞的,途中经过了多次加油,实现了对利比亚的打击,并没有用在地中海区域布置航母。技术发展到今天又有了更大的进步,首先大型运输机的运输能力大大提高,波音787和空中客机A380的运载量都比过去波音747这一代的飞机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原来的波音747载重量就有200吨左右,现在又有所提高,达到400多吨。也就是现在飞机在大型化的过程中,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另外我们的歼击机和攻击机的续航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以歼10和歼11来论,都已经达到了2000多公里的作战半径,如果再结合以空中加油的能力,进行万里甚至数万里的飞行也并非难事。
另外,根据中国的发展特点,有着巨大的人流和物流的需求,我们完全可以发展飞翼型的超大型运输机,如果是进行飞翼型运输机的研究,就可以以空中加油机和空中预警机的研制为切入点,来发展飞翼型的飞机,飞翼型的飞机如果作为客运机,就要求飞翼的翼高要达到能容纳客舱的要求,由有于翼形弦高的限制故飞翼要很大。但是如果作为加油机,由于飞翼机内部的巨大的空间容量,而油的容量对机翼的翼高也没有太大的要求,飞翼的外形也有利于空中预警机布置和与之相应的控制雷达天线,另外,飞翼机也有利于隐身,等等这些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大型的飞翼型的空中加油空中预警飞机来作为发展飞翼大客的过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发展称之为“航空母机”编队来替代航空母舰的编队。如果考虑和可以超音速巡航的四代机衔接,就可以进一步加快加大我们的突击力度和机动性,实现我们从基地到战争目的地之间的超音速的快速机动。
为满足我们四代机超音速航行的配伍要求,我们也可以发展高超音速的飞翼机,这种飞翼机和传统的飞翼机相比就是更接近于锐角三角形,这种飞机模型在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和研究,按照现代的技术条件就是实施起来也未必很困难,所以,发展超音速或者是高超音速的飞翼母机,也是一种选择。如果按照这条技术路线来发展,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研制出打击力量与航母战斗群相同,但是机动性却远远高于航母战斗群的远程甚至于超远程的打击力量,以此力量来保护我们国家在全球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