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克勤
孙克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25
  • 关注人气:2,9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治维新:典型的教育革命(好文共享)

(2009-09-16 17:30:47)
标签:

明治维新

劝学篇

思想家

明治政府

社会达尔文主义

日本

分类: 教育一家言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开始了改变日本整个近代史,使之第一个摆脱被动落后的东亚世界加入西方列强,并在其后的民族发展历劫不败、长盛不衰,成为其国运之关键转折点的“明治维新”运动。而实事上,这场运动的实质就是一场货真价实的“教育革命”。明治维新最初的纲领性文件《五条誓文》、《政体书》,其中心思想就是引入西方文明文化、倡导全面“普及义务免费教育”和向世界全面开放的“文明开化”。明治二年,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思想家之一福泽谕吉,发表震撼日本朝野的教育宣言《劝学篇》,深究“欧罗巴州” 之所以成为“富国强兵天下之首,文明开化之中心”的根本原因,一针见血地总结到: “普及天下之教育,修德谊,开智识,尽文艺技术之美;城乡无别、诸方建学设校,凡不知几千之数;彼产业廉美,商贸繁昌,兵备齐整、武器充足,究其万世太平之源,则在:使其务实固本之学问,之枝开花结果矣!(1)”正是在这样的建国宗旨下,自日本明治政府成立,便主动从根本性的文化、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颁布《日本国民教育法》,实施近代世界各先进国家的“强制普及义务教育”制度。
  日本自明治初年开始大幅提升教育经费,在全国城乡普遍广设学校、课堂,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办学,强制普及全国学童免费义务教育;强化成人教育;开办职业培训;派出大量留学生;引进外国科技、教育人才;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赶上欧洲一两百年的近代发展历程,全面提升了其基本国民素质。其开放的文化也更容易接受西方思想,日本著名思想家加藤弘之(2)等人早中国的严复先生十年,开始在日本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哲学。西方务实的权力哲学和实力主义则在日本迅速普及,而中国直到甲午战争惨败,才不得不接受“物竞天摘,优胜劣淘”的道理,但已经成为“被淘汰者”。
  日本这种思想开放、教育改革的直接结果,不但为其在世界上迅速掘起奠定关键性基础,也完整地保住了其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一点儿与中国形成鲜明对照),发展了传统文化潜力,使之更加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