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南大学-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技术研究中心

(2009-09-16 16:29:36)
标签:

东南大学

环保装备

产业基地

技术研究中心

分类: 能源与环保

一、中心概况:

东南大学-中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技术研究中心是宜兴市人民政府、高塍镇人民政府以及东南大学共同组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成果转化机构,中心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中国环保产业基地的国际环保城内。主要面向大气污染治理领域进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设计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中心拥有1000m2的办公及成果展示用房、1000m2常规分析与测试实验楼以及3000m2的中试场地。

研发中心由孙克勤教授为首的技术研发团队组成,团队拥有自主研发的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脱硝、烧结烟气脱硫以及中小机组、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成熟工艺技术,并开发了多项与烟气脱硫脱硝工程配套的关键设备拥有相关专利,实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关键设备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拥有超过17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脱硫脱硝工程业绩。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国家优秀专利奖、江苏省专利金奖各1项,拥有发明专利19项,构成了完整的脱硫脱硝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先后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江苏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首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大型燃煤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技术与示范”、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性能SCR烟气脱硝催化过程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等一批国家、省、部的重大科技项目。

研发中心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环保装置工程总承包、设计、咨询、设备开发、关键反应装置设计、仿真、装置结构设计分析、装置可靠性设计以及相关实验分析、性能测试、优化运行调试等方面可为相关企业全方位的服务。中心与国内外的多所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保持着常年性的交流以及技术合作研发。并与多家企业联合承担科技项目,共同建设研究实验室和中试基地。

二、工作目标:

1、人才培养:

依托东南大学教育资源和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师资力量,为宜兴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培养技术力量和了解技术的销售与商务人才,为构建大气治理的技术能力提供人才支撑。

2、构建技术能力:

依托技术研究中心在烟气脱硫脱硝治理领域已有的成果、专利以及后续的研究开发成果,采用与产业基地企业合作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支持、设计咨询等多种方式构建产业基地企业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技术能力。

3、打造宜兴大气治理环保品牌:

在宜兴现有环保装备制造能力的基础上,依托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开发及技术成果,在构建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具有烟气脱硫脱硝总承包能力的环保企业,同时协助产业基地整合环保装备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关键技术装备配套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最终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宜兴大气污染治理环保品牌。

4、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方向:

1)        加强工业烟气脱硫关键工艺和关键装备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发低消耗、高附加值、可资源化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烟气脱硫新工艺,积极推动烟气脱硫工艺及装备制造的国产化和产业化;

2)        加强工业SCR烟气脱硝关键工艺和关键装备技术的研究,研制符合国情的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并形成产业化,突破国外技术垄断,适时进行中、低温烟气脱硝技术和装备的研究;

3)        完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和制订主流工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性能考核、检修、后评估等阶段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引导行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4)        提出工业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治理的新思路,开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以及烧结脱硫、工业锅炉脱硫脱硝等相关研究开发工作;

5)        加强集成应用技术的研究,将化工产品生产和火电厂烟气污染物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在能源系统中将热转功热力循环、清洁能源生产和环境问题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综合应用效益,使我国在以火电厂为源头的多联产等资源、能源、化工一体化领域形成优势和新产业。

三、工作计划

三年内,在完善技术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和实验条件的同时,在政府和产业基地指导下,对企业需求开展调研,寻求合作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同时积极与宜兴企业合作争取国家、省等各级科技项目的支持,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进行产品及技术的研究开发,同时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省部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提升技术研究中心的功能。

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托东南大学教育资源和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师资力量为合作企业提供大气污染治理领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商务人员的基本技术常识培训,同时对技术成果转化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成果转化的岗前培训。

在构建技术能力方面,依托技术研究中心在烟气脱硫脱硝治理领域已有的成果、专利以及后续的研究开发成果,采用与产业基地企业合作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支持、设计咨询等多种方式构建产业基地企业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技术能力。以我国目前火电装机容量超过6亿千瓦来计算,烟气脱硫脱硝的市场容量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其中脱硫关键设备以及脱硝催化剂的市场容量达到了40%左右。

因此第一层次工作着眼在设备合作开发与制造方面,目前烟气脱硫脱硝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虽然较高,但国产化的技术水平低下,很多的国产化设备连基本设备曲线和性能参数都无法提供,设备长期稳定可靠运行存在众多问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机遇,可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制造能力,在保持较低成本的前提下,依托技术中心现有的烟气脱硫脱硝关键设备专利成果,包括烟气挡板门、石膏旋流站、专利喷嘴、除雾器、GGH等进行成果转化,同时利用技术研究中心的良好的性能测试及相关实验条件合作开发新的关键设备,完善产品的技术参数,提升产品性能和档次。

同时可在产业基地的企业中根据企业的需求,利用技术研究中心团队所承担的国家863、基金项目等产生的成果在烟气脱硝催化剂等更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生产等方面进行合作,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最终打造一批具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关键技术装备配套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

第二层次,以合作企业牵头的烟气脱硫脱硝工程总承包模式,由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设计咨询等服务,构建合作企业的工程总承包能力,同时依托宜兴环保装备制造能力,保持宜兴企业总承包工程低成本采购的优势。打造一批具有烟气脱硫脱硝总承包能力的环保企业。

第三层次,在形成具有烟气脱硫脱硝总承包能力的环保企业和关键技术装备配套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基础上,以技术研究中心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上下游企业各自的优势,打破传统的总承包模式,提供脱硫脱硝工程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在烟气脱硫脱硝工程的运营、维保等方面开拓新的模式,发掘新的产业增长点。

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宜兴大气污染治理环保品牌。

四、中心展望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必将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力量的公共服务平台,具有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植根于宜兴的环保产业基地中,面向全国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力争成为国家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