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花山
http://s12/middle/59d1abe7xc249f03385bb&690
没有见过苗族"踩花山",也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来由,内容,印象中就是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带着好奇、拍几张好照片的希冀,昆明出来之前就定了行程,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来到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杆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红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打“芦笙架”(用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样结友的美好时机。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用花围腰带赠送姑娘,而女的也以自己千针万线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每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就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
所有活动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跳狮子舞也是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如果哪一架狮子跳的好,爬得高,也有酒和猪头奖赏;节日期间还进行斗牛,届时,从各地牵来高大雄壮的大黄牛经过角逐,获胜的牛由主人牵到花杆前,绕杆一周,然后披红挂彩。
我们来到了大雾弥漫的屏边,在迷雾中的大围山,见到了什么?
初三上午,在大雾之中,我们来到了离屏边县城几公里的一个水库边上,十米以外就几乎看不见什么,水库在哪,只有当地人才知道了,我们只能看见眼前就是一块新劈出来的空地,依傍着一座小山。听说这块地是政府今年以及为接下来几年“踩花山”专门投资搞的。去年不是在这里,今年不仅改变了地点,还扩大了“踩”的范围,不仅仅是屏边的苗族,已经辐射到元江、蒙自、开远等地。
新开出来的土路边,一边是停车场,对面巨型的广告牌旁是主会场,搭起了一个圆形的舞台,边上立着一根近十米高的圆木,顶端扎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彩头。路边是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音箱垒在一起的音箱架,一看就知道是从省城某演艺公司租来的,山谷里,节奏很强,很现代,很都市的音乐敲打着散不去的大雾。
我很讨厌这种借民风、民俗“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政府行为,一个好端端的膜拜生命,敬畏自然的少数民族节日,兄弟姊妹平等同乐,男欢女爱喝酒对歌,被那些“警戒线”,公安,主席台,贵宾席割裂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浑然天成的跳舞唱歌变成了“排演”的节目,连爬花杆都变成是爬给领导看的了。花山上卖家电的,卖衣服的,卖摩托车的,抽奖的和各种卖吃食的摊子挤在一起,成了主角。除了“斗牛”被安排在后几天进行,今天看不到,我们没有
“贵宾”的资格,没有“入场卷”,也不愿看“表演”,就随着人流到处边走边看边照相,斗鸡,斗鸟,比陀螺,对歌——遗憾的是只有老头、老太太在对歌,就像你很少在人流里看见身着苗族服装的青年男女。
第一次参加苗族节日的我,感觉上是来到了一个乱糟糟的大集市,来到了一个闹哄哄的街子天。
呜呼!不是光光我们,连少数民族兄弟也不再崇拜天,崇拜地,崇拜生命,也和我们一样喜欢鸡滴屁,追求鸡滴屁,崇拜鸡滴屁!
我没有拍一张我不喜欢见到的有悖于,甚至破坏民风民俗民情的照片(现在想想,如果把摄影理解为一种生活影像的记录,真实,不可复制的记录,没有记录下来曾经存在的,不以摄影者为意志存在过的真像也是一个教训,一个遗憾),我尽量记录了我见到的我喜欢的民风民俗民情,哪怕有些拍不到,譬如斗鸟(我只有能力拍个一群人围着鸟笼的场面,所以没拍),斗牛(还没有开始),对歌(因为是老年人,我失去了拍摄的兴趣),哪怕拍到的也拍不好,我希望我下一次能够有机会真正地参加一次没有官方行为的少数民族节日,踩花山,以弥补我的过失,遗憾!
http://s2/middle/59d1abe7xc24a02e816d1&690
http://s8/middle/59d1abe7xc24a03a26d27&690
http://s16/middle/59d1abe7xc24a04bc3e2f&690
http://s13/middle/59d1abe7xc24a057aef8c&690
http://s11/middle/59d1abe7xc24a06b6f5aa&690
http://s1/middle/59d1abe7xc24a07b54cf0&690
http://s15/middle/59d1abe7xc24a087ec2ae&690
真正的美,始终在普普通通的人群中,在最寻常的服装上。
多彩的民族文化,就像这些多彩的服装。
可惜没有看见一个身着本民族服装的男性。
http://s9/middle/59d1abe7xc24a09397ad8&690
吸烟筒的女人
http://s1/middle/59d1abe7xc24a09cd2dd0&690
http://s7/middle/59d1abe7xc24a0a736376&690
甩陀螺,先用绳子缠住木质的陀螺,然后使劲向前甩去,陀螺着地后,看谁的陀螺甩得远,旋转的时间长。
http://s3/middle/59d1abe7xc24a00ef8972&690
http://s12/middle/59d1abe7xc24a01aebbfb&690
耍花山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