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2011-12-15 22:20:50)
标签:

丙中洛

溜索

怒江大峡谷

贡山

游记

杂谈

分类: 行行摄摄

 

【计划路书】

秋那桶——重丁村——丙中洛——贡山——福贡

                                     到怒江去,什么也别带,只带上眼睛,只带上心灵。

 

D4:回程,游览重丁教堂,丙中洛、怒江第一湾及沿途风光。住宿:福贡

 

 今天就要返程,离开丙中洛,计划在贡山住宿。

 

http://s12/middle/59d1abe7gb4223d064aeb&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昨晚有四个兄弟睡地铺,把舒适让给了我们。

 

http://s6/middle/59d1abe7gb422429d0a25&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昨晚我们就睡在这栋房子的楼上


http://s1/middle/59d1abe7gb42246608800&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从丙中洛到这里,柏油路的尽头,再过去都是土路,通往秋那桶,西藏的查瓦罗

   

    早晨8点起床,简单吃了早点,收拾装备,9点再次上路开始今天的旅行。
    因为昨天西藏的诱惑,没有去秋那桶。结伴而来,还得“讲纪律”,顾及他人,不能完全地随心所欲,游完秋那桶再走,心里留下了遗憾,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再游丙中洛,看看秋那桶。

 

http://s15/middle/59d1abe7gb422567a895e&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出发前,对面山上恍如仙境,雾锁人家。
 

    旅游行走,一路的风景,就像人生,总会有舍有得,总会有意外的惊喜,有擦肩而去的遗憾。

   

    九点多钟,离开住地,在重丁村停车,本想看看有名的重丁教堂,无奈大门紧闭,只能隔墙相望。一打听,才知道“丁大妈”拿着钥匙,没住她家,她会来开门吗?又能找到她吗?我想不明白为什么管着教堂的是丁大妈,而不是乡上,也不是村里。只有作罢,随便照了几张相,继续上路。

 

http://s3/middle/59d1abe7g7869d66ad462&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3/middle/59d1abe7g7869d670f41c&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丙中洛乡的小街,毫无特色,和所有农村的小镇几乎一样,而且商业化程度很重,我们没有停留。

    汽车一直沿着崎岖的公路往上爬,来到一个转弯处,回望丙中洛,走进去平平常常,甚至我有些拒绝的小镇,走出来却成了一幅好看的风景,云雾之中,树丛、房屋若隐若现,白色的教堂,红色的学校,山岗上的佛塔,格外醒目。

 

http://s2/middle/59d1abe7gb4226c18e671&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2/middle/59d1abe7gb4226bccbb51&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0/middle/59d1abe7gb4226c46bcb9&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车到半山腰,路边修建了一个观景台,一块石头上刻着“丙中洛”三个大字,引得游人纷纷与之合影留念,包括我们。虽然我不喜欢每到一处就得留下“到此一游”的影像,但每每是我向往的地方,让我或震撼,或感动,或忘情,或流连的地方,我也难免一俗,留影存照。

 

http://s10/middle/59d1abe7gb4227457e1c9&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在这里驻足俯瞰,人好像悬浮在空中,丙中洛仿佛是天塌地陷后,留在人间的仙境,与世隔绝,可望不可即。

    险峻陡峭的怒江大峡谷到了这里,“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低低陷入大峡谷的丙中洛,被白云包裹着,又像飘浮在云雾里,一片翠绿,青葱如洗。

 

http://s5/middle/59d1abe7gb4227ef3c1c4&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0/middle/59d1abe7gb42289f0a1d9&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峡谷深处有人家


不知缘何而起,突然之间,诗仙太白灵魂附体,遥望丙中洛,“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http://s3/middle/59d1abe7gb42280808f32&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http://s4/middle/59d1abe7gb422809f0d53&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丙中洛地处中缅印和滇藏交汇区域,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结合部,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的北部,也是怒江大峡谷的最北端,公路到此已到尽头了,往北只有人马驿道和险峻、狭窄的汽车便道通往西藏的察隅。这里"雪山环抱,江河为池",东有横断山脉海拔5000多米的响朗腊卡山和碧罗雪山,西有喜马拉雅山的延伸山脉高黎贡山,北有石门雄关,南有贡当险岸和日当坡,纵横交错,层层叠叠,把丙中洛婴儿似地抱在怀里,是怒江大峡谷中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这里有怒江峡谷深处难得一见的开阔台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丙中洛是藏语,意为藏人居住的寨子。实际上这里是一个多民族共居,多宗教并存且和谐相处的地方。这里一共生活着11个少数民族,以怒族、藏族、独龙族、傈僳族为主,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以及当地原始宗教。


 

http://s10/middle/59d1abe7gb42280bd8249&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贡当登云梯,羽化得仙谛。半壁闻长嗟,何时归来兮。

  
    回来许久,天地合一,如烟,如雾,如云,如梦,如画的丙中洛,渐渐如诗,留在了我行走的记忆里:

 

http://s13/middle/59d1abe7g7869dc8a933c&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如天落地/如地陷去/生起的烟染绿/散去的雾裹翠/云在风中作画/山在云里行走

    行走并/记忆那些行走/忘记并/忘记那些忘记/来时的那个愿望/走时的那个遗憾

 

    怒江在丙中洛转了几个弯?不知道,有说是三个,大部分人只知道“怒江第一湾”,因为又在公路边,来的人都会拍,照片在网上铺天盖地。

    我以为怒江有几个湾,是“第几”?对于我们一般的旅游者来说已经不重要,这湾也丝毫体现不出多少怒江的性格,反而容易让人糊涂,就像眼前的这个湾,没来的时候,我在照片上曾和在去德钦的路上看见的金沙江“月亮湾”一度混淆,来到这里一开始我们又误认为这就是“怒江第一湾”,后来才知道不是。

 

http://s7/middle/59d1abe7gb422ade6a6e6&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这个湾有一座人马吊桥和丙中洛相连,桥那边的小岛叫“桃花岛”,因初春盛放桃花而得名,村子叫什么,我回来也没有查到,却知道了一个和自然景观反差极大的名字——“麻风村”,过去集中收留麻风病人的村子,现在应该好多了,已经有许多驴友徒步过桥进去过了。

    怒江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公路也在山上转了一个大弯,转过这个弯,回望着还在云雾中的丙中洛,心里充满说不清的眷念和感慨,眷念是对如梦如幻的丙中洛,而不是看见了第几湾;感慨今生还会不会再来,而不是怒江在这里转了几个弯。

    

http://s12/middle/59d1abe7gb422b647541b&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因为在车上,只能望岛兴叹,想象着那些驴友,能够上岛进村,坐在老乡家的火塘,喝着,说着,唱着……年轻真好啊!

    在我的眼中,“怒江第一湾”尽管被一些人形容或想象成“上帝留下的脚印”,“神伸出来的一只脚”,我却以为丙中洛的美丽、诗意并不在这里,也不是这样,而是在云雾里,在翠绿的峡谷里,在那些散落在怒江边的小木屋里……

 

    我们没有做过多的停留,沿着怒江继续往回走,12点左右到达了贡山县城——滇西最远的县城。小城依江临山而建,建设、规模出乎我的预料,街道上彩旗飘飘,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有意思的是我们在临街的一家饭馆吃饭,上趟厕所没想到要顺着楼梯下四层,相当于跑到了山脚下,幸好没有吃酒,不然下得去恐怕也上不来了。

 

http://s16/middle/59d1abe7gb422c650b7cf&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1/middle/59d1abe7gb422c69cfaea&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6/middle/59d1abe7gb422c6da07e5&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原来计划是在这里住宿的,明天住六库,结果一打听要么没房了,要么房间不够,加上时间尚早,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定到福贡去住。事后证明这个改变给我们此次的旅途又留下了一些遗憾,没有去贡山城边感受夜晚里的怒江,没有时间在六库停留,去聆听百花岭傈僳族无伴奏四声部合唱,以及体味民族风情浓郁的“手抓饭”和“同心酒”。

    离开贡山,在离城不远的大桥上,我拍下了这座大峡谷中的小城。

 

http://s13/middle/59d1abe7gb422d0d481dc&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边境小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静静地躺在深峡峻岭之间

http://s13/middle/59d1abe7gb422cc74a4ac&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贡山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大峡谷的北端,西与缅甸国接壤,北与西藏自治区相连,山川雄奇险秀、民风民俗淳朴奇特,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贡山县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结合部,由于板块的碰撞,造山运动激烈,故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全境处于滇西横断山脉地带,源于青藏高原的“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余脉逶迤倾斜深入贡山,由北向南,构成了区内的三大山脉: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在贡山境内海拨4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成为群峰竞雄的奇观。独龙江和怒江奔腾而下,纵贯县境形成了“三山并耸,两江深切”,从河谷到山巅相对高差3000至4000米的典型峡谷地貌。全境随三山的并列连绵,北高南低,形成了独龙江和怒江两大纵谷区。这里山高谷深,重峦叠嶂,绝崖危壁,雪峰竞雄,两江蜿蜒,奔腾怒哮,气候变化万千,成为怒江“大峡谷”地貌最典型,物种资源最荟萃,自然景观最壮丽的主要地段,也是怒江自然保护区主要面积最大的地域。

边境小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静静地躺在深峡峻岭之间

 

    路过贡山,只给我留下了一个念想:将来如果能够去“独龙江”,这里是必经之路,还会再回贡山。

   

    过桥以后,汽车在碧罗雪山的山脚下沿着怒江蜿蜒前行。

    一路上,几次遇到昆明某旅行社组织的自驾车队,没有想到在一个公路桥边,他们停下的车队也把我们引到了充满野趣的怒江边。

 

http://s14/middle/59d1abe7gb422e0961f6d&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6/middle/59d1abe7gb422e14d4bf5&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8/middle/59d1abe7gb422e11f7e37&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3/middle/59d1abe7gb422e0d32c0c&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宽阔的河床,挤满了大大小小,奇形怪异的石头,你可以想象它们从上游一路滚下来的经历,在怒江咆哮的浪头上,在浪头下面汹涌的暗河里,还有多少石头经历着它们一样的经历。

    河滩上,大多数游人在疲乏、艰辛的旅途中意外地找到了一种轻松、自得的乐趣,在一块块石头间跳跃,俯身寻觅着自己心仪的石头,捡几块回去,放在家里做个纪念。我拿着摄像机给大家做记录,石头捡不成,却被怒江那滚滚奔腾而来的气势和咆哮又一次震撼到了。那是一种照片无法展现的气势,语言无法表达的汹涌。

 

http://s4/middle/59d1abe7g7869e4639223&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middle/59d1abe7g7869e4820cb0&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4/middle/59d1abe7g7869e45bdedd&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6/middle/59d1abe7g7869e44809ff&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5/middle/59d1abe7g7869e44fba9e&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15/middle/59d1abe7g7869e41bcd8e&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只有你真正站在了江边,你的视觉、听觉、触觉完全被江水占据、包裹、统治,你会感受着地动山摇,心生恐惧。你脚下的石头,你背靠着的石头,你屁股底下的石头和着耳边隆隆的水声在微微地颤抖。你得屏住呼吸,你得小心翼翼,你得站稳了,你得找一个依靠,你会由衷地对自然敬畏,你会感觉到什么是自然的力量,在汹涌不息的怒江边,人是那样的渺小,微不足道到江边的一块小石子,迎面而来的浪潮似乎马上就可以把你卷走、撕碎、吞噬,顷刻间你就无影无踪。 
    我静静地站在江边,我甚至用尽吃奶的力气把一块石头甩向江心,却只见石头在岸边翻起的浪头上像一粒尘埃,像一滴水珠,无声无形地消失了。

 

http://s11/middle/59d1abe7gb422fa6237da&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我想我可以在这样的江边看上一整天的江水,看一个个浪头不断地碰撞、涌起、跌落、倾泻,我们这些也许缺乏信仰,也许需要释放心灵的凡身肉体,需要这样去感受自然的磅礴,原始的力量,山河的震撼,生命的须臾。 


http://s3/middle/59d1abe7gb422fa348672&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这个计划外的停留,这个没有标志的景点,这个和怒江意外的邂逅,让我想起了一句印象深刻的广告词:人生就象旅行,无所谓目的地,在乎的是窗外的风景。让心灵去旅行!

 

    在湍急的怒江江面上,世代居住在河边两岸的人从容淡定地展开着自己的生活。怒江给他们带来的贫困、艰辛,甚至危险我们无从体验,但我们期望着看见他们溜索过江,至少在感官上去体验一下。

 

http://s16/middle/59d1abe7gb423029f5eef&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我们沿着公路旅行,也远离了偏僻和闭塞,因此一路上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见溜索,但有人不确定地说来的时候好像看见过,果然,在离福贡几十公里的路边,我们看见了溜索。

 

http://s5/bmiddle/59d1abe7gb42305c1db24&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溜索,又叫“风之桥”,是怒江境内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原始交通工具,至今仍然普遍使用。尤其是媒体报道在怒江沿岸很多地方的孩子,上学必须溜索过江,幼小的身躯像弹丸一样在汹涌的江面上向对岸射去,承受着现代社会难以理喻的沉重和危险,溜索成为了当地原始、落后、贫困、艰辛的象征。

    在旅游者经过的公路边,我们面前的溜索,恐怕老乡们也从未想到,有一天竟会给他们带来钱财。我们也没有想到不仅看见了溜索,只要出20元钱,你就可以亲身体验飞越怒江的惊险和刺激。

    最早的溜索是由藤条制成的,现在都已改为钢索。几个青年村民肩搭吊绳,在游人中穿梭游说,交了钱,便把你领到路边的一个高台上,用吊绳把你包裹住,然后和你面对面地把自己吊住,挂钩往钢索上的滑轮一挂,只需几秒钟,就可以滑到对岸,由于惯性的作用,最后几米,体重大的得靠手里抓着的一把草在钢缆上摩擦减速,体重轻的就要费力得多,一手扶住滑轮,一手攀着钢缆,一节一节地把你拉上对岸。然后,再走到一个高一点的地方,重新吊住,滑回原岸。

    阿康的女儿和廖律师的女儿,一个80后,一个90后率先垂范,在她们的勇敢感召下,我们一行人,一个不漏的都溜了个来回。

 

http://s3/middle/59d1abe7gb4230cd33c22&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9/middle/59d1abe7gb4230d00efb8&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3/middle/59d1abe7gb4230d4d46f2&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http://s3/middle/59d1abe7gb4230c86f452&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我溜的时候,只担心摄像机掉到江里,找来带子,拴好,再缠在手腕上,离开岸边,铁制的滑轮在钢缆上“吱——吱——”直响,脚下的江水,对面的石头、树木向我扑来,一开始还有些害怕,滑到江心,才感觉速度并没有看着别人向你飞来那么快,胆子大了起来,却发现已经快到岸边,所以回来的时候便从容了许多,换了几个角度拍摄记录过江的情景。最近几年,我已经很少摸摄像机,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个下午,以这样的方式,用镜头记录了我看见的心动的经历。

    对于生活在沿岸,和怒江朝夕相伴的人来说,溜索过江,世世代代都这样,就像日常的吃喝拉撒,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死亡的威胁已经成了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对我们来说,这不同于游乐场,而是一种以死亡为背景的游戏,意外坠落怒江里是难以生还的。20块钱,别说保险,连纸制的票据都没有。

    如果从功利主义社会的角度出发,我敢说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当知道死亡不仅仅是背景,而是可能,别说出20元钱,2千?2万?20万?肯定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系到那根横跨怒江的钢缆上,而且还一个个从容凛然,愉悦无比。

    我们不是糟践,或者轻蔑生命,相反,平常在都市,在单位,在家里,我们太在意和生命有关其实无关的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愿去分辨,还原已经被扭曲的生命,还不断地去努力、完善所谓的生命的意义。

    今天,当下,我们花20元钱,让生命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游戏,我们没有任何目的,抱有任何愿望,希望体现任何意义到怒江的对岸去,哪怕是去做一件简单、平常的事情,我们就是玩,玩溜索,玩怒江,连死亡都玩了,这就是心灵的旅行,生命本质的还原!   

    我相信当地的老乡不是为好玩溜索的,我也不相信每一个溜索的老乡都是江对岸有事才溜索的,有的时候就是想到江对岸去走走,看看。

    最有幸福感的生命就是活着,在滴滴答答的时间里享受生命。

    活着,健健康康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都有意义,活着就是在享受不可能倒退,也不可能提前;不能储蓄,也不能预支的时间,以及在时间里记忆、萌生、发酵情谊。

    溜索结束,在付钱的时候,我和送我,陪我过江的小伙子展开了一段对话:

    你们家在哪里?

    对面。

    生意挺好啊,今天挣了多少钱?

    ——(小伙子笑而不答)

    你们的钱是自己挣自己得吗?

    不是,是村里的,交回去大家分。

    我愿意相信他的话,尽管是当场现金交易,各收各的钱,而且没有凭证,为“贪污”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我也相信他回到村里,一定会和他的伙伴一样,一分不少地把钱交给村里。

    他们的生存空间,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价值观念,就像他们不是一个种族,不是一种信仰,千百年来却能和睦共处,亲密一家;就像我们不能理解他们在落后、贫困中的那份从容淡定,自给自足,从来不会算计、贪污、“瓜分”,坑蒙拐骗,欺行霸市,恶性竞争。我甚至为自己面对他们产生的怀疑、猥琐、卑微的念头而自责,羞愧。

 

    下午六点不到,我们进入了福贡县城,在路边停下,找住处的阿黑带回来的消息令人沮丧:有房间,但今天晚上全城停电停水。简直难以置信,21世纪的县城,真的是太偏僻,太贫穷吗?停电可以忍受,关键是停水,意味着不能洗澡,我们已经整整两天没有热水洗脸,等于没有洗脚,别说她们女的,我们也受不了了。

 

http://s10/middle/59d1abe7gb42326d1c799&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我们就住在右边的这个小院里

http://s8/middle/59d1abe7gb42326f742d7&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饭馆比邻福贡县城的主街

http://s3/middle/59d1abe7gb42327240cd2&690 2011.10.04" TITLE="我们去怒江(四)峡谷仙境  2011.10.04" /> 100元的标间

   

    等找到房间,在楼下一个昆明人开的馆子里吃完大理的酸菜鱼,回到房间,有电,有水,美美地洗了一个澡,换了衣服,坐在出来几天住的最好的房间,喝着带来的速溶咖啡,诅咒着昨天晚上70块钱一个的地铺,今晚的“席梦思”也只要50一个啊,突然想起,为什么下午入城时,条件远远不如这里的那家宾馆,要制造那个令人沮丧的谣言?

    我想到了下午在怒江边溜索时为我们服务的那些淳朴、善良的年轻人,此刻,还没睡吧,还在火塘边说笑,恋爱,在电视里看着远离他们的那个陌生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