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
星期五
10点左右离开景洪,中午在思茅吃饭,经过700多公里的行程,晚20点30回到昆明,结束了我们10天半的“老挝自驾游”,每人花去“游资”
325万老币,相当于2600元人民币(含“计划外”罚款,购汽车轮胎一个,近2000元),日均250元。难怪,我们在老挝也像四个“二百五”。

【 后记】
从老挝回来到现在,已经快半年了,断断续续地整理、挑选拍回来的照片,回忆、体味,补上一些文字,完成了这本《老挝摄影日记》。
我们是5月20
日下午离开昆明的,恰好是汶川大地震的第8天,从政府到老百姓,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度和行动抢救那些还被压在废墟下的生命,单位上的同事有的被派到灾区,在家的也忙得难得好好休息,我却走了。一是单位把我列为了“照顾”的老同志(其实是出于没你我们一样能干,而且干得更好的“心理”),二是有人把“救灾”当作了千载难逢的“秀场”,谄媚舞袖,令人作呕。道不同,不足与谋,眼不见心不烦,一走了之,也履行了朋友们之前的约定。
淡然和兴奋中,带着对灾民的愧疚和自责走进了老挝。没有了报纸,没有了电视直播,奔走在异国的路上,忘情于青山绿水。
万象的复杂和古怪,湄公河的平静和辉煌,南俄湖的透明和亲切,琅勃拉邦的厚重和艳丽,万荣的随意和简单,我尽可能地享受、感受生命的快乐。
始料未及的是,从昆明出发时只限于两个人的小摩擦,到后来竟酿成了朋友间的“心灵地震”,几乎在万象分道扬镳,而“余震”至今仍在。都是成年人,相交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究其原因,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表象是省钱俭游,其实是自虐少游,又“各”以为是,影响了心情,丧失了乐趣,破坏了友谊,以至回来后有人对这次出游生出后悔之心。
在万荣雨中的桥边,看着从身边走过的那些自得其乐的“漂流者”,想象着他们回到草蓬木屋的快乐,他们为何不远万里,花钱来到这里?而来自近邻的我们却在抱怨、埋怨?我们祖宗的文化讲天道合一,我愿意以最简单的思维去理解:“天”,就是日出日落;”道”,就是人活着的基本条件,吃饭睡觉。老外来这里就是为了“消费”没有污染的日出日落,没有“算计”的吃饭睡觉。而我们在国内,在国外;在家里,在单位;对亲人,对朋友;恋爱、结婚、养儿:求职、工作、升迁……就包括本来就是花钱买轻松、快乐的“旅游”,总是忽略像日出日落,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道理,摒弃许多简朴的生活理念,反而去追求繁芜、复杂、混乱,甚至伤天虐己的生活。“简朴”,这是老挝给予我的一生的收藏。
在老挝,身心常陷平静与冲突的漩涡中,原始和浪漫,简朴和奢华,落后和安然,让你不知不觉地爱上,身处其中又时常抱怨;离开之后又常常想起,说起,这便是我到过,还在心里的老挝。
2008年11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