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2013-09-17 08:41:55)分类: 教学计划 |
教 学 计 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齐 村 镇 渴 口 中 心 校
2013年9月1日
教学计划表(一)
教材分析: 五年级美术共16课,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美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的、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传授美术基本知识和技法为主,提高学生美育方面的理论素质和技能素质,扩大学生视野,接触手工各方面的实践,丰富表现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在绘画手工操作、图案各方面提高兴趣,进行新的学习和创造。具体分成四个学习领域: 一、造型与表现:
二、设计与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三、欣赏与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
教学计划表(二)
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能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3.能用国画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创作,能够熟练地掌握用笔方法、控制墨色,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 4.了解提线木偶的形式美感,学会制作提线木偶。利用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一个有人脸的器物。 5.废旧物的巧利用,根据塑料瓶的形状,巧妙地制作成有趣味的、能用的小花铲。 6.学习运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输入自己的作品,或直接在电脑绘画软件中进行写生。 7. 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
教学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
教学计划表(三)
培优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2.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优美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
培优措施: 1.发挥学生的小助手能力,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来体会教师的感觉,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2.用课余时间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生活实际技巧,发展的潜力。 3.充分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 |
后进生原因分析: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
后进生转化措施: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
教学计划表(四)
周次 |
单元 |
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重点 |
难点 |
教具 准备 |
1 ~ 5 周 |
第 一 单 元 |
2 |
1.万绿丛中一点红 |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配置并表现出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和谐的画面。 |
学生在表现过程中将色彩搭配比例知识富有创意的运用在贺卡、招贴画之中。 |
将色彩搭配比例知识富有创意的运用在贺卡、招贴画之中。 |
收集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及色彩对比强烈的优秀绘画作品。 |
2 |
2.色彩的和谐 |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
水粉颜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
||
2 |
3.美丽的纹样 |
1.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 |
||
|
4.礼品的外套 |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 |
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包装纸、剪刀、胶 |
教学计划表(四)
周次 |
单元 |
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重点 |
难点 |
教具 准备 |
5 ~ 8 周 |
第 二 单 元 |
2 |
5.趣味文字 |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
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
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
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 |
2 |
6.地球的新生 |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创作方法(环保海报宣传画、手抄报),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
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 |
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 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
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 |
||
3 |
7.古朴精美的华表 |
1.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了解华表的象征意义。 2.运用绘画、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现心目中的华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3.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 |
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探究表现方法。 |
刻画华表的细部特征,造型完整美观。 |
华表图片、勾线笔、泥、各种纸盒、饮料瓶、手工工具。 |
教学计划表(四)
周次 |
单元 |
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重点 |
难点 |
教具 准备 |
9 ~ 12 周 |
第 三 单 元 |
2 |
8.鸟语花香 |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3.增强民族自豪感。 |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
国画用具 |
2 |
9、陶泥的世界 |
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
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揉、搓、粘等技法及点、线、面的组合。 |
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揉、搓、粘等技法及点、线、面的组合。 |
橡皮泥牙签、垫板等 |
||
|
10、诗情画意 |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
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
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
绘画工具 |
||
2 |
11.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 |
1.进一步了解解放军叔叔,喜欢解放军叔叔。 2.完成一幅解放军叔叔肖像写生作品或者创作一幅有关解放军题材的作品。 3.有余力的学生再完成一张头像速写。 |
为解放军叔叔画一幅肖像画 |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征及人体比例的关系。 |
绘画工具. |
教学计划表(四)
周次 |
单元 |
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重点 |
难点 |
教具 准备 |
13 ~ 17 周 |
第 四 单 元 |
2 |
12. 会跳的玩具 |
2.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
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
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
废弃按压式圆珠笔、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剪刀等 |
2 |
13. 电脑美术 |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
学习造型及反色处理技巧。 |
造型及色彩的选择。 |
电脑 |
||
3 |
14. 美术学习记录袋 |
1.指导学生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收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
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制作过程。 |
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学习记录袋。 |
搜集优秀的美术作业、各种作业评价。 |
||
2 |
15.元宵节里挂彩灯 |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3.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
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
制作彩灯的材料、手工工具。 |
教学计划表(四)
周次 |
单元 |
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重点 |
难点 |
教具 准备 |
17 ~ 18 周 |
第 五 单 元 |
3 |
16.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
课本 |
19 ~ 20 周 |
全 册 内 容 |
4 课 时 |
全 册 内 容 |
1. 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结合全册内容,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
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 |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彩卡、皱纹纸、牛皮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