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士俊泽存堂影刊《宋本广韵》

(2008-07-26 23:27:36)
标签:

《广韵》

年序

切韵

张士俊

宋本广韵   五卷(15.6 cm×20.5cm

《宋本广韵》五卷,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张士俊泽存堂影宋刊本,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行二十七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版心下方记宋代刻工姓名:

何升、方至、宋据、赵中、曹荣、吴椿、吴志、沈思忠、沈思恭、王玩、陆选、张荣、余敏、秦显、刘昭、颜彦、金兹、李琦、方坚、秦晖、王恭、朱玩、陈晃、何澄、吴益、李信、高异、王宝、吴梓、陈寿、吴澄。

《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丘雍等奉诏修订增广《切韵》、《唐韵》而成。书成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全书5卷,收26194字,字数较《切韵》增一倍,分206韵,较《切韵》多13韵。平声57(上平28韵,下平29),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论者以为古音赖斯以存。

书前有朱彝尊康熙四十一年及四十三年两序,皆称“重刊《广韵》序”,文字略有异同。其四十三年序,刻字全同正文仿宋,四十一年序为软体写刻,版心下署“泽存堂”牌记。通行本少见四十一年序,此书存。盖竹垞先于四十一年写成重刊序文,及至正式刊行,又有补正删削。其最为著者为序文起首,四十一年序云:“声韵之学盛于六代,沈约以天子圣哲分四声,自谓入神,顾其书终莫有传者。今之《广韵》源于陆法言,《切韵》而长孙讷言为之笺注者也。其后郭知玄、薛峋、王仁煦、祝尚丘、孙愐、严宝文、裴务斋、陈道因固先后各有增加,已非《广韵》之旧。”及至四十三年序:“声韵之学盛于六代,周捨以天子圣哲分四声而学者言韵悉本沈约,顾其书终莫有传者。今之广韵源于陆法言《切韵》而长孙讷言为之笺注者也。其后诸家各有增加,已非《广韵》之旧。”

又有潘耒序,亦宋字写刻,于《广韵》版本校勘言之极详。又称尝“见锓宋本于昆山徐相国家,借录以归。张子士俊孜孜好古,得旧刻于毛氏而缺其一轶,余乃畀以写本,精加校雠,梓之行世。”

张士俊,号六浮阁主,江苏吴江人,康熙间影刻《广韵》、《玉篇》、《字鉴》等,世称“泽存堂小学五种”。张氏所刻泽存堂五种,世人褒贬不一。叶德辉《书林清话》极为嘉许:“国初人刻书,亦有高下……若曹寅所刻《小学五种》、《楝亭十二种》,又为内府刻《全唐诗》,则固胜于纳兰成德远甚。然不如张士俊《泽存堂五种》,摹仿宋刻,极肖极精。自明至国朝,刻工如此之精研者,盖亦鲜矣。”非之者以为,张氏所刻泽存堂五种,号为影刻,其实删改颇多,已非宋本原貌。虽然,“泽存堂五种”仍不失为清初刻书之白眉,六十年代辑录《中国版刻图录》,《广韵》书影赫然在焉。

此书竹纸线装五册,旧修,有衬纸。钤印:“臣榜元”、“令支李氏家藏”。书后“双声叠韵法”及张氏跋已残。

张士俊泽存堂影刊《宋本广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