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的孩子能被你温柔以待
文:叶叶柳
昨晚,看了特级教师王君写给儿子的反思信。
作为老师,王君无疑是成功的,把无数别人家的孩子教的杰出而优秀,而她对自己的儿子却充满了愧疚,因为在儿子面前,她是一个不懂温柔的妈妈,对儿子犯了太多的错:在儿子最需要母爱时,她残忍地推开了他;因为急功近利,她总是忽略儿子的感受;潜意识里,她总希望儿子成为她自己。
后来,她才意识到,儿子是一个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生命,将经历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愿做一个温柔的妈妈,让一切重新来过。
看了文章后,心里颇多感慨。同样作为妈妈,对王君的心理历程感同身受,在育儿的道路上,你走得越久,感受就越多。
因为一直在新闻一线工作,看到了太多的父母培育孩子正面反面的例子,有了女儿后,我一直以这些例子警醒自己,希望给女儿创造一个相对宽松、适宜的成长环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首先你要经得住外界的一切流言蜚语,最难的是你要跟自己的内心博弈。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修行。确实是,从孩子生下来那天起,我们便开始从事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做妈妈,没有任何一项工作像做母亲一样艰难而冒险,没有退路,不能反悔。
于是,很多人做了妈妈后,会给孩子设计人生,希望孩子成长成你想要的模样,希望孩子将来能拥有精彩、超越自己的人生,会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焦虑不安。
从表面上看,她们是出于爱,但是实际上却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让孩子承担着大人的焦虑而成长,她们没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做出了很多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心理调节的过程,如果父母放下心中的恐惧;放下心中的焦虑;放下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就会放下对孩子的全部施压。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然的学习者,作为父母,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学习和探索,然后静待花开。
在人生的长河中,作为妈妈,我们只能陪孩子走过一段路程,希望在前进的过程中,每个妈妈都能不忘初心,坦然接受孩子的与众不同,也希望每个妈妈都能拥有温柔的品质,愿你的孩子能被你温柔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