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对孩子要学会适时地放手
 
     
     
     
     
     
    文:叶叶柳
 
   
 昨晚,朋友平给我打电话,言语间尽是失落和伤心。周末,她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发现了女儿的很多小秘密。
 
   
 平的女儿16岁,上高一。在我眼里,平应该是个尽心尽力的好妈妈,从她女儿出生到现在,她牺牲了自己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一直把女儿的生活、学习安排得妥妥帖帖。她很爱女儿,也想做个好妈妈,她看了很多育儿书籍,极力和女儿搞好亲子关系。
 
   
 确实,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高中之前,平和女儿的关系融洽、和谐,女儿会和她说各种事情,包括生活上、学习上的,她听了后,也会给女儿提很多建议。平一度以为她们母女之间的关系会一直这么好下去,可这种美好的关系仅仅维持到女儿高一。
 
   
 平的女儿从小到大,一直都很优秀,上的都是重点学校。可中考时,她的女儿因为作文发挥失常,以二分之差没有进入重点中学的重点班,最后只能被重点中学的普通班录取,但是高二时有一次转班的机会,可以凭分数择优进入重点班。
 
   
 平自从女儿中考后,就变得更加焦虑,对女儿的学习,尤其是作文,她盯得更紧了。可平渐渐发现,女儿对她说的话越来越反感,有时还和她顶嘴、冷战,再也不跟她说任何事情了,母女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周末,她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发现女儿的抽屉里有很多试卷和奖状。她翻了翻,发现女儿这学期的语文试卷作文拿的都是满分60分,奖状有运动会的、作文比赛的......平看完这些东西,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女儿已渐渐长大,自己是不是该放手了?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16岁,孩子已进入青春期,这是孩子人格独立必经的一个阶段,是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孩子已长大,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对学习以及属于自己的一些事情,想要自己做决定,这也是向父母证明,我已经长大了,父母纵有万般不舍,最终也要放手。
 
     
父母只有放手了,孩子才能独立面对学习、生活,在这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会成为他的人生经验,让他成长起来。父母对孩子关注太多,带给孩子的不仅是精神上的压力,还会影响孩子自我人格的完善。如果说父母是弓,孩子是箭,弓只能帮助箭去自己要去的地方,如果弓不放手,箭哪都去不了。
                                       
   
 我想起龙应台在《目送》中那一段很著名的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作为父母,对孩子适时地放手也是一种爱,我们要信任、鼓励孩子,放下焦虑和不安,坦然接受孩子的成长规律,让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做一个心中有爱、尊重孩子的好妈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