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文:叶叶柳
昨天,看了台湾作家刘继荣的文章《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文章说的是:刘继荣的女儿不仅在班上成绩中等,而且也没有一项值得炫耀的特长。作为父母,为了提高女儿的学习成绩,刘继荣和她先生也动过很多脑筋,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的学习资料,女儿也很配合,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习题一本本地做,结果是,成绩没搞上去,身体却出问题了。等女儿身体恢复后,他们不死心,又经过了三番两次的折腾,这次女儿成绩非但没进步,反而退步了,她的小脸也越来越苍白,提到考试就怕。
最后,刘继荣和先生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地拔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女儿正常的作息时间。可就是这样一个成绩中等的女儿,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的对女儿说:你快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看完了文章,心里颇多感慨。作为妈妈,刘继荣是智慧、理智的,相比较女儿的健康、快乐,她接受了女儿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让孩子成为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还是成为那个走在路中间获得掌声的人?这个问题让无数父母纠结难解。
每个孩子在父母的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最好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成功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很多父母竭尽全力地为孩子选择最好的教育,孩子在他们的安排下也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也许有一些孩子经过了努力,会成为那个获得掌声的人,拥有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绝大多数孩子会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成为一个普通人。
很多父母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终将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其实不必伤心失望,因为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沧海中的一粟,这就是最真实的人生。
究竟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世俗对于成功的理解越来越功利,以至于成功的标准最终简化成挣钱的多少,有钱了就会幸福吗?
著名作家毕淑敏是这样看待成功和幸福的:告诉孩子,并不是只有比别人优秀才会幸福,尊重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一生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
作为父母,我们的初心关注的其实是孩子的健康、快乐,在前进的路上,可能会迷失方向,陷入迷茫,为了让孩子拥有成功的这个外在形式,可能会让孩子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爱孩子,请给他更多的选择,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