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家长群
文:叶叶柳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几乎每个班级都建立了用于家校沟通的QQ、微信群,原本是为了方便老师发通知、留作业的。家长打开手机,不仅能看到老师留的作业、学校的通知,还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孩子在校的情况,也能与别的家长分享育儿心得,不亦乐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知从何时起,家长群在便利交流的同时,已悄然变味,给人增添了许多烦恼。
朋友静说:每次打开家长群都有100多条未读消息,赶紧心急如焚地翻看,生怕漏掉老师发的通知,颇费了一些时间后,终于看完,其中竟然只有1条通知是老师发的,剩下的都是“好的,老师我收到了”“老师费心了”“非常感谢您”等诸如此类应答。更让人难以忍受是很多学霸的家长不时地在群里晒娃,让人心乱如麻,心里七上八下。静在家长群里无奈又委屈。
确实,如今的家长群里,“排队”点赞、“盖楼”感谢老师、“炫耀式”晒娃、微商代购……每天动辄几百上千条信息,让不少家长和老师直呼“受不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家长群呢?
这里,上海的4位高知老爸智对家长群的事情值得一说。4位老爸之一的卜江,他的女儿自从上一年级后,他的生活便被家长群搅得不厌其烦,每天有用没用的信息像潮水一样涌过来,他不甘心,在他和三位好友的努力下,APP“小黑板”诞生,这是一款APP软件:老师发一个通知,看见了你就点击一个“阅”;如果半小时内没有回复,平台会主动给家长发个短信;若还是没看到,老师就可以利用平台的拨号功能打电话通知。
卜江把这款软件交给了女儿的班主任,请她试用。之后,家长群顿时冷清了很多。两年多来,“小黑板”依然保持着简单的风格,没有复杂的界面,也没有过多的内容。它的累计用户已超过80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除了高知老爸的应对方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朋友荣说,她为自己的班级群设置了三条规定:不在群里聊与孩子学习无关的事;除特别重要通知,家长不用回复“收到”;家长不能在群里吵架。此后,群里安静多了,还有家长专门电话感谢。
家长群本身是为家长们提供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渴望彼此之间的关系不那么复杂,没有过多的寒暄,也没有太多复杂的人情往来,让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变得简单而轻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