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立比成绩更重要
文:叶叶柳
周末,去朋友华家拿东西,正碰上她女儿要去上补习班,华在帮她梳头、穿衣服、顺书包。华的女儿,一直是华的骄傲,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上的是重点学校,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今年还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华对女儿的要求是:学习以外的事情都不要管,有她来负责。华的女儿今年16岁了,自己生活上的事情都不能自理。
确实,现在很多家庭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家长望子成龙,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最看重的也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任何家务都不让孩子做。
我们也常常看到
“大学毕业不知道煮饭要放水”、“哈佛高材生因无法适应国外独立生活而放弃学业”等新闻。
而昔日神童魏永康,即使在多年后,也经常有人说起他的事: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却在20岁时因生活能力太差等原因,连硕士文凭都没拿到就被劝退。离开了父母就不能生存,让人惋惜。
这样看来,自立并不是家庭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小事。自立能力之所以被称为众多能力之首,主要是因为自立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懂得独立思考,才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做出自己的选择;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具有创造精神,才能够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自立者才能自强,自强者脚下才有路。
有人说: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家长如果事事包办,事事替孩子做主,总把孩子放在精心营造的舒适环境里,孩子往往很难适应社会,最终会耽误孩子甚至害了孩子。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适当地循序渐进地放手,让孩子在自我体验中感悟和磨砺,即使智商平平,孩子将来也能生活得很好。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孩子不是风筝,父母不要紧紧地拽着线,不让孩子高飞,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尽早的脱离父母的羽翼,这样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