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三姐妹:向我们诠释了父母的另一种定义
文:叶叶柳
天后王菲,在大众的心里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可望而不可即的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她不是一个好妈妈,她异常自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性情飘忽,情绪激烈,但就是这样一个百事不管的妈妈,却教出了窦靖童和李嫣这两个让大家印象极为深刻的女儿。
看过很多媒体人对窦靖童的评价,说她和大部分名人子女对外界的警惕不同,她对于这个世界基本是友好的,面对采访时,她每次都回答得很好,既不伤记者的面子,也不让自己为难,分寸把握得刚刚好。
她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在王菲离婚时安慰的金句:伤痛是有的,但是生活得继续,我爱你。窦靖童如此会说话,情商如此之高,这跟王菲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
作为明星妈妈,王菲从不以世俗标准来要求女儿,就像她为窦靖童写的那首歌《童》里唱的那样: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确实,一直以来,她给了女儿足够的爱、陪伴、尊重,她一直把女儿当朋友,什么事都不隐瞒她们,母女三人以姐妹相称,因为窦靖童很灵,所以是大姐,李嫣是二姐,她自己则是三妹。
窦靖童曾经说过:她做什么事都会和妈妈商量,妈妈的态度是:只要你喜欢我就支持,但错了你就要承担后果。
长大后的窦靖童虽然有些不完美,但无损她的优秀,她13岁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15岁就写出了人生中第一首英文原创单曲;16岁,她的歌在iTunes音乐商店上架售卖;17岁,拍了第一部MV;18岁,正式签约妈妈的经纪人,进军歌坛。
作为妈妈,王菲把窦靖童保护得也很好,不过这种保护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衣食无忧的保护,而是那种尊重孩子的成长,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并且在这个空间里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一件作品。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有的父母尊重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所喜欢的样子。
记得白岩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如果孩子的成长永远是一个模式,顺理成章,阳光灿烂,洁白无瑕,那不是成长,那是不合格的文学创作。成长是真实、立体的,也会让人有一些担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线就行。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陪着孩子一起慢慢地成长,扮演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而不是拼命的拉着孩子的手跨过我们为他们设定的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我们并不否认,当下的竞争激烈,但并不是要孩子按着我们的想法去做,父母要做好引导,
让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让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专,飞得更高、更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