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了
文:叶叶柳
最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词——丧偶式婚姻,指的是婚姻的一种状态,这种婚姻里只有女人一个人在带孩子,一个人包办家务,男人只管当甩手掌柜,如同丧偶一般的婚姻。
确实,放眼望去,身边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不管是在公众场合,还是朋友圈中,带孩子的大多数是妈妈,很少看到爸爸的身影,这种父爱缺失的现象,应该是现代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爸爸去哪儿了?为什么他们不在孩子的身边?
综合了身边的情况,无外乎就是爸爸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再则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一直在人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很多父亲不愿意插手对孩子的管理教育,认为那是小事,挣钱养家才是他们要做的大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父教不可缺少也不可能替代,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父爱关系着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缺少父爱如同孩子成长中缺钙。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产生情感障碍,学者们把儿童的抑郁、孤独、任性、与依赖行为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和我同住一个小区的小女孩静静,现在她的样子和过去判若两人,之前每次看到她,她都躲在妈妈的身后,看人的眼神畏畏缩缩,十分内向胆小。静静妈原本以为孩子小,又是女孩,长大一点就会好些,后来多亏一个学心理学朋友的指点,才找出原因。
静静从小到大,一直由能干的妈妈一个人带,静静爸爸属于那种从小被家里人照顾得很好的人,对孩子的管教没有一点意识,即使他在家,静静也从不找他玩,他这个爸爸成了摆设,在孩子的眼里,他和邻居的叔叔没有区别。朋友说:你的孩子严重缺乏父爱,这将会影响孩子的心态,造成性格缺陷。
静静妈这才明白,静静这样和年龄没有任何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都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两个人都不能缺席。
夫妇二人约定:静静爸平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多回来和孩子相处,让孩子慢慢接受他,每个星期六定为父女日,让他们父女单独相处。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静静从一开始抗拒爸爸到现在依恋爸爸,每个星期六更成为他们的快乐假期,爸爸带她去钓鱼、骑车、游泳、打球,静静现在变得活泼又健康。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父母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不见得有效了。
对于爸爸来说,除了挣钱养家,陪伴孩子成长也同样重要,把自己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让他的童年拥有整片蔚蓝的天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