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黑龙江垦稻系列品种

(2012-02-03 17:28:07)
标签:

2012垦稻21

22

23农垦

分类: 水稻种

垦稻18号(垦鉴稻14号;垦粳02-393)

     亲本来源:垦98-529(♀) 旱稻302(♂)

     特征特性粳稻。主茎11片叶,株高89.9厘米左右,穗长17.6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8粒左右。千粒重26.3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78.5-81.6%,整精米率51.9%-66.8%,垩白粒米率0.1-14.0%,垩白度0.1-1.7%;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72-17.4%,胶稠度75.0-75.5毫米,食味品质77-84分。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4级,穗颈瘟1-3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0.8-16.65%。在适宜种植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合江19天晚1天,需≥10℃活动积温2406℃左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35.9公斤,较对照品种合江19号增产8.7%;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21.8公斤,较对照品种合江19号增产7.4%。

栽培技术要点:4月10-25日播种,5月15-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0厘米左右,每穴4-5株。中上等肥力,底肥、分蘖肥,及穗粒肥,施纯量125-140公斤/公顷,氮:磷:钾=3:2:2。插秧后,结合田间除草,追施速效氮肥,促进分蘖,田间水层管理,前期浅水层,后期浅湿交替进行,孕穗期深水灌溉,成熟后及时收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垦稻19号(垦04-1093)

   品种来源:垦96-614/垦96-730(F1)为母本,以垦96-249/垦96-754(F1)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粳稻品种。主茎10片叶,株高91.3厘米左右,穗长18.8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3.2粒左右,千粒重26.9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0.6%-82.8%,整精米率66.1-71.4%,垩白粒米率0-7.5%,垩白度0-1.2%,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5%-18.7%,胶稠度76.3-78.5毫米,食味品质78-84分。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级,穗颈瘟1-3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6.4-15.8%。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3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30℃左右。

    产量表现:2006年-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57.8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稻2号增产11.9%。

 栽培技术要点:4月15-20日播种,5月15-20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0厘米左右,每穴3-4株。中等肥力地块,施尿素250公斤/公顷,二铵1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公斤/公顷。尿素分基肥、蘖肥、穗肥施入,二铵全部用作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施入。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灌浆期浅水灌溉至8月末停灌。9月末10月上旬收获。可用于直播栽培。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

垦稻20 审定编号:黑垦审稻2009003 原代号:垦04-549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998年以垦98-495为母本,以垦94-1043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粳稻,主茎11片叶,株高96.2厘米左右,穗长17.4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4粒左右,千粒重27.8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8%~83.6 %,整精米率61.5%~69.0%,垩白粒米率2.0%~14.5 %,垩白度0.2%~0.9%,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6%~18.2%,胶稠度68~83毫米,食味品质79~82分。接种鉴定:叶瘟3~3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鉴定:处理空壳率15.9%~17.6%,自然空壳率4.8%~7.1 %。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1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80.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垦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888.0公斤,比对照合江19平均增产10.8%。2008 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159.6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16增产15.2%。

栽培技术要点
 

  在适应区 4月15日— 4月25日播种, 5月15日—5月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2厘米,每穴3-4株。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尿素230公斤、磷酸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50公斤,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水层管理前期采用浅水灌溉,后期采用间歇灌溉。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种植。

垦稻21   审定编号:黑垦审稻2009004

  原代号:垦04-951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997年以垦稻9号为母本,以垦96-614/垦96-730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粳稻,主茎11片叶,株高92.6厘米左右,穗长16.4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0.5粒左右,千粒重26.5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4%~83.2 %,整精米率62.2%~69.6%,垩白粒米率3.5%~14.5 %,垩白度0.4%~1.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2%~18.0%,胶稠度70~77毫米,食味品质79~84分。接种鉴定:叶瘟3~3级,穗颈瘟1~3级;耐冷性鉴定:处理空壳率18.0%~19.3%,自然空壳率6.1%~9.7 %。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6.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垦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368.0公斤,较对照品种合江19平均增产4.0%。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38.8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16增产15.3%。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15日? 4月25日播种, 5月15日?5月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2厘米,每穴3-4株。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尿素230公斤、磷酸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50公斤,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水层管理前期采用浅水灌溉,后期采用间歇灌溉。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种植。

垦稻22 审定编号:黑垦审稻2009003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998年以垦98-495为母本,以垦94-1043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粳稻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86.5厘米左右,穗长17.2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2.9粒左右,千粒重26.1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83.2%~83.4%,整精米率63.5%~65.3%,垩白粒米率3.0% ~8.0%,垩白度0.6%~1.0%,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7% ~18.5%,胶稠度66.0~73.5毫米,食味品质80~83分。接种鉴定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叶瘟5~5级,穗颈瘟5~5级。耐冷性鉴定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处理空壳率14.3%~27.2%。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7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同熟期。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

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参加垦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888.0公斤,比对照合江19平均增产10.8%。2008 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159.6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16增产15.2%。

栽培技术要点

  在适应区 4月15日-4月25日播种, 5月15日-5月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2厘米,每穴3-4株。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尿素230公斤、磷酸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50公斤,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水层管理前期采用浅水灌溉,后期采用间歇灌溉。

适应区域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种植。

垦稻23 审定编号黑垦审稻2009004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997年以垦稻9号为母本,以垦96-614/垦96-730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粳稻,主茎11片叶,株高92.6厘米左右,穗长16.4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0.5粒左右,千粒重26.5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4%~83.2 %,整精米率62.2%~69.6%,垩白粒米率3.5%~14.5 %,垩白度0.4%~1.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2%~18.0%,胶稠度70~77毫米,食味品质79~84分。接种鉴定:叶瘟3~3级,穗颈瘟1~3级;耐冷性鉴定:处理空壳率18.0%~19.3%,自然空壳率6.1%~9.7 %。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6.0℃左右。

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参加垦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368.0公斤,较对照品种合江19平均增产4.0%。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38.8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16增产15.3%。

栽培技术要点

  在适应区4月15日- 4月25日播种, 5月15日-5月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2厘米,每穴3-4株。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尿素230公斤、磷酸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50公斤,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水层管理前期采用浅水灌溉,后期采用间歇灌溉。

适应区域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种植

20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