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蕉叶*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古典诗词 |
金蕉叶*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文:美好从头越
深深保有茶林古。申遗产,获批实属。
普洱香茗,溯源年久精研护。种养续传老树。
霞光万道穿云雾。采茶忙,靓女情入。
共生探索。成功典范辉煌路。茂盛翠园财富。
金蕉叶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柳永
厌厌夜饮平阳第 添银烛 旋呼佳丽 巧笑难禁 艳歌无间声相继 准拟幕天席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读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读仄仄平仄韵仄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
柳词此体,无别首可校。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王珏
-2023-09/17 20:40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古人栽培茶树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随后茶的种植、饮用和茶文化从我国相继传到邻国,并逐步走向世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前一篇:芳草渡*路边“无人售鸡摊点”
后一篇:后庭宴*飞阅帕米尔高原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