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07月18日

(2023-07-19 05:56:36)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典诗词

殢人娇*引汉济渭工程通水(晏殊体)


文:晴空万里


浩大工程,世界震惊瞩目。引汉水,济渭大补。

洞穿秦岭,任艰难险阻。争胜利,征服驯服不误。


水到满渠,渴求入户。鏖战久,尽尝辛苦。

非能想象,死结求无数。意志显,正果累累威武。




殢人娇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晏殊 

  二月春风 正是杨花满路 那堪更 别离情绪 罗巾掩泪 任粉痕沾污 争奈向 千留万留不住 

  中仄中平句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中中读中中中仄韵中平中仄句仄中平中仄韵中仄仄读中中仄平中仄韵

玉酒频倾 宿眉愁聚 空肠断 宝筝弦柱 人间后会 又不知何处 魂梦里 也须时时飞去 

  中仄中平句中平中仄韵中中中读中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句仄中平平仄韵中中仄读中中中中中仄韵

“洞穿”秦岭调水 长江黄河“握手”——写在引汉济渭工程通水之际

来源:新华社 


-2023-07/1708:28峰峦如聚,苍翠欲滴,滔滔江水穿秦岭。7月16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后,最终将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成功“握手”。凿秦岭,打隧洞,鏖战10余载。一泓清水背后,是润泽关中、解渴陕北、带动陕南的世纪工程;是人类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施工难度世界罕见的超级工程;亦是为鱼儿“修道”、为动物“让路”的生态工程。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复,2011年底,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开工。开展科技攻关项目13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72项、发明专利7项,荣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超级工程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留下了建设者攻坚克难的汗水,也蕴含着诸多技术创新。秦岭输水隧洞全长98.3公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隧洞最大埋深离地面2012米,施工难度世界罕见。“朱鹮之乡”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一条全长1908米的“生态鱼道”,已然成为汉江鱼儿洄游的黄金通道。修建“水路”,不忘为野生动物“让路”。秦岭和合南北,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引汉济渭工程洞穿秦岭,横跨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施工过程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7月16日,黄池沟配水枢纽开闸放水,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图一)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黄池沟配水枢纽秦岭隧洞出口。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图二)

这是黑河金盆水库(7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引汉济渭工程引来的汉江水将通过黑河金盆水库西安供水管线向西安先期供水。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图三)

中铁隧道局的工人在掘进机底部清理渣石(2020年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图四)这是2022年2月22日拍摄的隧道掘进机全线贯通秦岭输水隧洞瞬间。新华社发(图五)

中铁十七局的建设者在秦岭输水隧洞延伸段进行开挖钻孔作业(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图六)

这是建设中的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2022年4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图七)

这是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配套建设的鱼类增殖放流站(2022年4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图八)

这是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配套建设的鱼类增殖放流站(2022年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图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