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时光里,走过鼓西路

旧时光是多久?大几十年,一百多年,一千多年,都有可能。还是从鼓楼出发,那时鼓楼还巍然屹立,三尊石狮面对五虎。报时辰的钟鼓,三山之内,皆可听闻。西行,见清盐道衙门,鼓西路的这一段,旧地名是“盐道前”。西行至府口,“府”是明清福州府。府口立有牌坊,入内就是府治衙门的府前街。府口对面是肃威路口,闽浙总督衙门的北墙临鼓西路,西墙临肃威路。左宗棠总督,萨镇冰将军,在这里留下行走的足迹。过两个口,到了五代十国闽王官廨的西总门,今之“西牙巷”,“牙”本写“衙”。鼓西路的十字路口,晋子城的西城门宜兴门到了。两边城墙处,后来成了两条街,北是土街,南是达明街。“土街口”被一个民间传说而改成了“渡鸡口”。从此,渡鸡口“商圈”形成,鼓西路风生水起,成为福州第一条商业街。出城门,至宋朝国家粮仓。闽北的米,水路运到洪山桥,再车马送入仓,我们已经走到了旧米仓。又一城门立在前,这是唐罗城的丰乐门,城下的壕沟,填了路,一边是卧湖路,一边是元帅路,城门的定远桥,也尘封在鼓西路下。
1645年,福州一不小心做了南明朝廷的首都,行宫在西峰里,隆武帝的御驾隆隆地驶过鼓西路。好像说郑成功也进宫面圣。还有一位住在西峰里的洪塘人曹学佺,他是隆武帝的忠臣,但更是著名诗人,还是闽剧鼻祖。那一年,是鼓西路的高光时刻。西峰里对面是宋朝的一个军营,留下“孙老营”的旧地名。
过西峰里该到清朝的万寿宫了。皇帝生日,全城的官员聚此朝贺,山呼“万寿无疆”。万寿宫很大,民国后,以“宫”换“路”,就是今之通湖路以北的范围。万寿宫西边,是宋朝宰相余深的府邸。之后,是明朝怀安县学,之后是共学书院。
通湖路以西,通常称西门街。古之福州进京路引写“鼓楼顶悬挂时辰牌,府前街过渡鸡口,定远桥、皇帝殿、西门街。西门大街曾是福州历史上最宽阔繁华的大街。不知怎么金庸也知道这条街,把它写进了小说《笑傲江湖》里。
走到西门,鼓西路也走到头了。西门,是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扩城的迎仙门,历宋元明清,一直不变。民国初,西门拆除,留下地名,也留下一座迎仙桥,白马河的水从桥下潺潺流过。
这是一场时空错乱的行走,但留在鼓西路的历史线索,依然清晰。
前一篇:【知青叙事】大布与关墩
后一篇:渡鸡口老屋的夏天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