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言说字】“K”是猪

(2014-11-23 09:24:17)
标签:

文化

分类: 方言乱弹

             http://s3/mw690/001DYpHWty6NPtKp6WS12&690

    取笑,拿别人逗乐,福州话叫“切K”,《福州话字典》写做“刺溪”。“刺”做刺激、讥刺理解,说得过去;但“溪”是小溪、溪流,连不上意思。那就写做“刺奚”吧,毕竟“奚”有奚落的意思。除了“切K”外,还有“客遛K”,开别人玩笑的意思更明显了。

    字说到这里,大体就没啥可说了。又想到福州话里还有“K”——K猪,也可单说”K”。这“K”可是名词,与“切K”还不一样。“K猪”就是笨猪,“雅K”就是又土又笨。“钱多,人傻,速来”,就是赚那些土豪金“K猪”的钱很容易。“K”的字,我是在《康熙字典》里看到“豯”后,才有点开蒙的。“豯”,豕部,奚声。“豯”与猪有关系,毫无疑问了。再看注释,《说文》“生三月豚,腹豯豯貌也”,意思是生下来三个月的小猪,肚子圆滚滚的。《扬子·方言》“南楚谓豨之子,或曰豯”,也就是说南方人把小猪叫做“豯”。这么说“K猪”写做“豯猪”,顺理成章。因为“豯猪”是小猪,“涉世未深”,属又笨又可爱型,逗这样的小猪玩,也是农家乐趣。这么说,逗乐的“切K”也应该写做“刺豯”了。不过康典里说,奚和豯,互为异体,写成“刺奚”也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