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乱弹】 福州水果的方言书写

标签:
美食 |
黄弹
黄皮果。“弹”,音dan,果如“弹丸”。
黄莱(黄梨)
芭蕉果
香蕉。本地的一种蕉,略短,皮薄,有心,带点酸,福州人叫芭蕉。后外地的来的品种,也一起叫芭蕉,加了一个“果”。
香蕉(左)与芭蕉(右)
尾梨
荸荠,俗称马蹄。长在土里,是植株的末尾;多汁,脆如梨。福州有个“拗九节”,要吃拗九粥,粥里放尾梨。小时,街头常有“煠尾梨”卖,“煠”方言读sha。
番尝
芒果。“番”说明自外国来。“尝”是一种吃的动作,不用牙,只是在嘴里进出,如吃冰棒的动作。以前的芒果,核大,咬不到肉,只能这么“尝”。
番柿
番茄/西红柿。“西”说明可能是从西域来的。果形有人说像茄子,有人说像柿子。福州的茄子不像北方有圆的,都是长的,自然不取“茄”。
枹
音bāo,方言音pāo,柚子。长在树上,厚厚的皮包着果肉,从木,“包”表义也表音。早先福州人吃的都是厦门枹。
“搓红”
杨梅。“搓”只是福州话的音译,找不到相应的字;“红”当然是颜色。
奶眼-宝圆
龙眼/龙眼干。方言读出的“龙眼”的“龙”,我总觉得音不对,更像是“奶”的音。去了壳的龙眼,像奶头,也有一定的形似。龙眼干是滋补品,干果中的“宝”。
绛桃
一种比较好的水蜜桃。“绛”(jiàng)是深红色,不同青青的毛桃。福州人对“绛桃”的认识完全是因为家喻户晓的闽剧《荔枝换绛桃》。
犬头梨
本地的一种梨。很硬难啃(“狗头”即来此),没什么水分。福州人认为好的梨应该是“山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