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有损,大义无亏
(2009-12-01 20:21:01)
标签:
小节大义书画家杂谈 |
分类: 杂谈偶感 |
总看到盛赞某某之“大公无私”、“严惩腐败”云云,先不说其“大公无私”之有私或无,也不说其所谓打击腐败因急功近利导致巨额国有资产外流,单就看其主导的国有企业破产重组、数千万工人下岗自谋生路、国家资产全盘私有化、加入WTO、心甘情愿被美国经济殖民、廉价出卖劳动力、放开对环境致死性污染的各种大中小“产毒”企业以及只抓经济而罔顾精神文明建设等,可以说无一不是祸国殃民的举措。小节无亏,甚而形象高大,就能否定其不管人民死活的另一种意义的“卖国”吗?
不由就想到了董其昌,他的书画作品堪称绝妙,而老来竟然鱼肉乡里,激起民愤,不是跑得快,几被群众打死。可是他的书画成就,却并没被人民群众抹杀,反而到了清代,成为举国上下竞相效仿的“国体”。就是到了现代,启功先生也还承认从董其昌那里获益最多。而与他字体相似的赵孟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书画作品比诸董其昌,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就因为乃宋宗室后裔而变节仕元,导致他的作品在后世,声名始终位居董其昌之下。因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在于看一个人,不止看小节,而最重要的是看大义有损与无。这里就又要提到秦桧,他可是宋体字,也就是现在的印刷体的创始人啊,后人可谓从他那里“获益良多”。可是现在要看到他的一幅字迹,难上加难。因为人民群众早已毁掉了能找到的他的几乎所有字迹。至于蔡京,与秦桧的遭遇也几不相上下。“苏黄米蔡四大家”的“蔡”本来指他,后世也被蔡襄替代。只是他的作品存世比秦桧多,但也不过寥寥可数的几样。在今人沃兴华编著的《插图本中国书法史》里,更是几乎就没提到他的名字,只论述“苏黄米”三家。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玩的态度。
所以就知道,个人小节,在中国传统的品评人物好坏的标准中,是算不得第一位的,甚至有时候竟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民群众或历史给忽略掉了。比如现在,谁还会在乎董其昌当时的品行低下呢?看到的只是他在书画上的斐然成就。
于是也还知道,就算个人小节保持得再好,却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或其所作所为带给老百姓的,只是颠沛流离、艰辛困顿,那么这人绝对不是什么“英雄”或“于国家有功”的人。
一个人的小节或许令人不齿,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也可以说他是有缺点的“好人”的。当然,小节与大义如果都能铁骨铮铮、光风霁月,那就几可称“完人”,乃真正的大英雄也!
再用书法观之,公认为写下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第三行书的苏东坡,无一不是这样的“大英雄”。

加载中…